明朝内阁首辅为何不是丞相? 他们之间差了一个太监(2)

2024-09-19 17:42  360kuai

那是明成祖朱棣当政时期的事情了。朱棣设置了以殿阁大学士为主体的内阁,成员有数人不等,官秩为正五品,主要为皇帝提供咨政建议。及至后来,内阁大学士的权力越来越大,不仅仅是为皇帝提供咨政建议,还参与到军国大事的决策。到嘉靖时期,内阁大学士上朝的班次已在六部尚书之上,成为事实上的中书省。内阁首辅,虽然没有丞相知名,然而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丞相。

比较强势的内阁首辅,如杨廷和、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权倾朝野,号令群臣,不管是声望还是权力,比之汉唐宋时期的丞相,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无论如何,明朝的内阁首辅依然不是丞相。

这是因为,汉唐宋时期的丞相,有名正言顺的柄国执政的权力。皇帝下发的诏书,必须由丞相盖上大印才能生效;如果丞相不同意诏书上的内容,这道诏书还能被打回去。而内阁首辅的权力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严嵩能够擅专朝政,是因为嘉靖皇帝迷信道教、疏于政事;张居正能够大权独揽,是因为万历皇帝冲龄践祚、缺乏执政经验。这种权力分分钟可能被皇帝收回,或者遭到太监钳制,难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