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首辅为何不是丞相? 他们之间差了一个太监

2024-09-19 17:42  360kuai

明朝立国之初,是设置有丞相职位的。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等都做过丞相。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将胡惟庸诛杀。此后,朱元璋就废除了丞相职位。丞相所担任的职责,分于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朱元璋亲自掌管六部,六部按照朱元璋的意旨办事。

明亡以后,清朝沿袭明朝的这一制度。于是,胡惟庸就成了中国封建王朝中最后一名丞相。

朱元璋是一个很勤奋的皇帝,称得上是"夙夜在公,宵衣旰食"。他一个人,就可以将中书省所有的活儿干完。但是,明朝只有一个朱元璋。随着国家事务的日益繁重,接下来的皇帝就感到力不从心了。鉴于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告诫子孙,永远不允许设立丞相,那么就只能采取变通的方式。

内阁首辅就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