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汉武帝登基不久,丞相、太尉等国家重臣的人选是由王太后定夺的。
她安排弟弟武安侯田蚡为太尉,让田蚡掌控国家的兵权,以护卫其母子好不容易得到的政权又安排窦太后的侄子魏其侯窦婴为丞相,这一举措好像是对窦氏集团的妥协,如钱穆所谓"盖引以缓(窦)太后意"。但如果了解了窦婴在一些关键时刻,曾公然忤逆窦太后(如公开反对立梁孝王为嗣)而遭憎恶,就知道王太后在妥协的同时所暗藏的心机。
其二,如果说安排窦婴为丞相是王太后对窦氏集团的迂回出击的话,那么"举适诸窦宗室毋节行者,除其属籍",就是一种正面攻击了,窦太后家族的某些成员被贬为平民。
其三,在实施政治打击的同时,王太后还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向窦太后发出挑战--"太后好黄老之言,而魏其、武安、赵绾、王臧等务隆推儒术,贬道家言"。
其四,王氏集团在作了一系列的铺垫之后,便直接瞄准他们所要打击的核心人物窦太后--"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无奏事东宫",他们要完全剥夺窦太后的政治权力,让她彻底退出政治舞台。窦太后勃然大怒,她终于开始发力了,调动她的政治力量予以还击,一下子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通通罢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