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第一独董”华生:不能让独董继续当“花瓶”(4)

2021-12-11 08:21     时代周报

华生:我一点都不意外,这很正常。就像我们刚才讨论的,独董既"不独"又"不懂",同时也没有权责去做什么事情。而且独董通常是人情关系请来的,大多数情况下,确实不了解情况,盲目的投反对票去得罪人,也不符合中国社会的惯例和传统文化。

对话“中国第一独董”华生:不能让独董继续当“花瓶”

时代周报:实际我们也看到有一些独董,是非常尽职尽责地履行他的职责。在制度方面,如何去保障那些敢于"说不"的独董?

华生:目前国内的制度设计,独董既是大股东请的,也是大股东可以罢免的,这就很难保护。

时代周报:关于保障"独董"权益,有学者就提出来,应该考虑增加国内独董在董事会的比重,这样既增加了独董在董事会的话语权,也能达到制衡大股东的目的。这一建议可行吗?

华生:不可行,这种说法很脱离实际,完全是想当然。国内监管规定独董数量至少占董事会1/3,上不封顶,但上市公司几乎都是按照最低要求来配备独董,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制度本身是无本之源,没有市场需求,没有自身的生命力。

那从制度层面强行提高占比可不可行?更不可行,因为国内公司基本都是大股东控制,如果真的让社会上请来的独立董事控制董事会,控制上市公司,大股东靠边站,这是颠覆性的改变,不具有现实性与可行性。

不能让独董继续当花瓶

时代周报:你提到,近期A股独董辞职潮的重要诱因是一份针对独董的巨额罚款。实际在此之前,就有学者提出不宜对独董采取过于严厉的处罚,在美法等国家,就很少有痛击、重锤独董的情况。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华生:西方国家很少重罚独董,但并不是没有。国内独董制度则是20年来完全没有,有这第一次就觉得痛了?如果不趁着这次机会反思,难道还让独董继续当花瓶,继续成为只会投赞成票的表决机器?

近期,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也在公开场合专门讲到这个问题,就说明证监会已经高度重视,正在讨论研究这个问题。

时代周报:有不少学者呼吁推广董事责任险,观点是董事责任险在欧美及香港市场购买率很高,但国内公司却很低,你怎么看?

华生:董事责任险当然可以有,但要明确的是,这些保险是在正常情况下对董事的保护,当公司出现重大违法事件的时候,这个险是不覆盖的。

另外要强调的是,买保险还是一个市场化的行为,就像我们不能强制每个公民都买商业保险,也不能够强制公司给董事买责任险,市场的东西要归市场。

时代周报:为什么国内公司都不太愿意购买"董事责任险"?

华生:国内上市公司基本上是"一股独大"或者"内部人控制","董监高"首先就是他们自己,而且他们也知道,只要自己不违法。这个险基本上就跟你健康人去买健康保险一样,除了防意外,基本上是白花钱。但如若真出了违法的行为,这个险又无法保障,所以也就没有买的意义了。

我们要看到,独立董事制度并非是一个普遍的制度形式,同样是发达国家,与中国情况比较相似的德国、日本等国,都没有这个制度。对于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土壤上的适应性以及如何改革,还是应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保持开放性思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