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董20年:在质疑中探索,仍具积极意义(3)

2021-12-10 21:51  时代周报

中国独董20年:在质疑中探索,仍具积极意义

制度不断完善,让独董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Wind数据显示,近20年内独立董事队伍日益壮大,A股上市公司聘任的独立董事人数从2001年的不到900人(次),上升到目前近14000人(次),增长了约22倍。

另据招商证券数据,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一般由法律、财会专家,或者是高校教授、企业高管人员构成。整体拥有较高学历,博士学历获得者共6122名,占总人数43.54%。薪酬方面,深市独董平均年薪酬为76611元,沪市为93388元,独董最高年薪为543万元。

质疑与开方

围绕独董的争议从未间断。

2002年,A股独立董事第一案"郑百文案",引发各界对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缺陷以及独董独立性的讨论;2004年,伊利"独董事件"中的主人公俞伯伟,因维护独董"独立性"而成为被上市公司罢免的独董第一人。俞伯伟也是独董起诉上市公司侵权的第一人。

2015年开始历时两年之久的"宝万之争"(万科与宝能的控制权之争),更把独董制度推向舆论风口。

华生进一步指出,国内独董制度改革,当前还有不少硬核问题待解决。比如,如何解决独董"不独"、"不懂"和"不能"的问题,包括研究在中国现阶段大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独立董事能否和如何发挥作用的挑战。

中国独董20年:在质疑中探索,仍具积极意义

华生建议,纵览全局,如果全面重新规划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司治理结构,要利用修改《公司法》的契机,对原来定义不清、功能重叠而又均未有效发挥作用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功能进行通盘的全面考虑和设计。

"自2001年以来,大部分独立董事都能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对提升公司治理效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市场各方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意见建议,证监会将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推动系统完善,进一步明晰独立董事权责边界,加强履职保障、完善责任机制,支持和督促独立董事切实履行诚信勤勉义务,努力形成各方归位尽责、市场约束有效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生态。"王建军亦在近日公开表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