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微博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定为272.8港元/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13.83亿港元。
赴港上市首日,微博开盘即破发,报256.2港元/股,下跌6.09%。截止当日收盘,微博报253.4港元/股,跌超7%,总市值594.46亿港元。
这距离微博2014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已过去七年半时间。作为坐拥5.73亿月活用户、2.48亿日活用户,走过十二年历程的老牌社交产品,微博目前仍受困于单一的盈利模式与难以展开的多元业务。
二次上市后,微博的商业化与增长难点该如何解决?
时隔七年回港二次上市,微博开盘破发
2009年,作为社交媒体行业先行者的微博在国内成立,其也是最早提供微博客服务的社交平台之一。自诞生以来的十二年,微博经历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跃进,广大网友们也见证了微博的跌宕起伏。
在成立后的第五年,微博迎来了第一个高光时刻。2014年3月,首次实现季度盈利的微博向美国SEC递交了上市申请文件;4月,微博正式于纳斯达克上市,发行1680万美国存托股(ADS),定价17美元/ADS,融资2.856亿美元,总市值为34.6亿美元。
上市以后,资本市场对微博寄予希望,其股价持续上涨,在2018年2月一度冲到142美元/股,市值超320亿美元。
不过,受制于营收与月活用户增速的双双放缓,微博的股价开始走下坡路,如今市值仅78.54亿美元,仅为最高点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