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被张良娣哄得团团转的唐肃宗又对李泌说:"张良娣的祖母是太上皇母亲昭成太后的妹妹(昭成太后是李隆基的生母,据说因生母早丧李隆基把这位姨妈当亲生母亲看待了),太上皇十分思念她。所以朕想把良娣立为皇后以慰藉太上皇的孤苦思亲之心,你以为如何?"原本这也是一种冠冕堂皇的漂亮话而已,吓唬得了别人吓唬不了心里很亮堂的鬼李泌,他当然知道是利欲熏心的张良娣在背后撺掇,大打亲情牌来谋私,于是回答说:"陛下当初在灵武的时候,因为群臣都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所以拥戴陛下做了皇帝,并不是陛下私心想要做皇帝,这一点非常重要,也一定要搞清楚。现在天下未定,战事才是最紧要的,所以陛下要多操心军队的事情。至于立后这些家事,窃以为并不是十分紧要,因此最好还是等待太上皇的命令,不必操之过急,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肃宗听后非常满意,不愧是帝王之师啊,想起问题十分周全,于是欣然同意了李泌的意见。
这回张良娣已经不是咬牙切齿那么简单了,简直就是要把李泌这个胡说八道的臭道士剥皮拆骨寝皮食肉才解恨的样子,因为皇后之位比七宝马鞍更加值钱,有了皇后宝座还怕没有金银财宝吗?简直还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耶,可惜全被李泌这个心肠歹毒的好老乡给搅黄了,我前世是不是和你这个臭道士搅乱了骨头还是不小心踩了你的尾巴?为什么三番五次要阻我发达?犯我发达者虽近必诛。
于是有心报仇的张良娣就这样盯上了不知好歹的李泌,非把他拉下马不可,不搞死他誓不为人的样子。何况李泌在朝中又是那样的一言九鼎,皇帝对他言听计从的样子,他在朝中存在一天我张良娣就没有发达的一天,为了要搬走这座压在自己头上的大山,她立马和当时的权宦李辅国一拍即合,奸计迭出。李辅国这个因拥立皇帝有功而受宠的人也早就想打倒李泌这个位逾宰相的大能人,有他在朝中一天自己就不能大权独揽,于是共同的利益让他和张良娣结成了威力无比的政治同盟,不时把炮弹丢向李泌那里,目的就是想赶走他。
这两个奸人的所作所为被正直的建宁王知道后,立马不顾后果地斥责这两个专会挑拨离间、陷害忠良的佞人,还多次揭发他们的罪恶,张良娣就在皇帝那里吹枕边风,说建宁王想做元帅要害死太子。
这还得了,气晕了的唐肃宗不管青红皂白就赐死最会打仗的建宁王,连和李泌商量一下都免了。建宁王李倓一死,基本上李泌的夹攻范阳之军事计划也宣告破产,因为猛将李倓已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于是唐军自砍一只脚,这事也反映出了唐肃宗事实并无意要攻打范阳,皇帝最想的就是如何回两京享乐,再就是如何防范功臣夺权,因为皇帝不止一次地问李泌屡立大功的郭子仪和李光弼如何安置,他们的官职已经是位列三公正一品的无法再给,再给就爬到他的头上来撒尿了,最终也是挂起来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