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插队38岁留学,51岁当总裁,61岁患癌:70岁总裁奶奶还没想好何时退休(2)

2021-12-08 14:05     自拍

入党后,我被选拔到县里工作,没过多久又被推荐上学。当时还没恢复高考,都是推荐优秀的工农兵学员去念书。我22岁,被推荐到长春念中专,在长春电力学校学电器仪表,是个偏工科的专业。

在电校时,我认识了我先生。我们是同学,他也是北京人。我们北京的几个同学常聚餐,久而久之彼此之间就熟悉了。

他是北京四合院里长大的孩子。我生长在机关大院,对四合院生活有特别强烈的好奇心。我们经常聊小时候的生活,他还带我上他们家去,一看四合院里的大爷们光着膀子,我都傻了,从没见过,觉得特别有意思。他追求我,我就自然而然跟他在一起了。

我,16岁插队,38岁留学,51岁当总裁,61岁患癌,70岁了还在工作

我在长春电校读书时,放暑假和先生去湖边玩,他给我拍的照片。

1975年中专毕业,我被分配到吉林前郭县的一个电厂仪表车间,工作了两年还被提拔成为车间副主任。两年后,我的父亲也平反了,就把我从东北调回北京,安排到了农业部党校下属的一个电影制片厂。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我先生参加了。因为他的家庭出身不好,家里不同意我和他搞对象,结果他发奋考到北京工业学院,就在我工作的电影制片厂对面。我爸一看,这小子有种,也就不反对我俩谈恋爱了。

我在电影制片厂干了三年。说句实话,我在那儿表现得不太好。我在行政部门,实际上没多少工作,外加结婚了后,又怀孕生孩子,被卷进了家庭琐事中。而且那时候大家都讲朴素,我爱自己做时髦的衣服,在穿着打扮上也就显得格格不入。要是为人低调点也好,但我偏偏不是这么个性格,不太符合当时机关里的氛围。

我,16岁插队,38岁留学,51岁当总裁,61岁患癌,70岁了还在工作

1981年,生了我女儿之后,我们一家三口的合影。

我不想以后一直做行政,想做点专业的东西。单位有公费学习的机会,我在计算机软件学校上了两年大专。学完后没过多久,我就从单位里“逃”出来,自己一个人跑海淀区电子一条街去了。

我去应聘销售经理。面试时一问到年龄,我说我35岁了,人家说,我们要年轻的,不要你这个岁数的。我立马给人家摆出来我的条件和优势。在这里,要面对的都是成熟的客人,我在城市待过、在农村待过,也在工厂工作过......经历丰富,各样的人我都了解,也能接待,这些就是我的底气。

没想到,领导正好路过,听到我这么说,他立马拍板,让我留下,负责做销售和客户关系。这家公司是四通,在那条街上也是大公司。只是业务比较单一,没干多久我就跳槽到这条街上另一家公司,虽然规模小,但让我负责更多事务,后来还让我做了办公室主任,进货和客户安排都要参与,更能锻炼能力。

在那条街上,我挺出名的。当时还年轻,又高又瘦,又爱时髦。有时候骑车在大街上,有的人看到我穿得好看,就骑着车追着我问:你这衣服在哪买的啊?当时哪里买得到啊,是我把进口旧地毯拆了,用筷子和毛线,三股拧成一股,织出来的大棒针。

我,16岁插队,38岁留学,51岁当总裁,61岁患癌,70岁了还在工作

刚生完女儿,我穿着自己织的花针毛衣推着她在外面散步。

在电子一条街干了两年多,遇到一个出国念书的机会,我和先生都很想去。但当时留学需要自费,家里的钱只够一个人出国。我弟弟已经去德国留学两年了,我跟我先生说:你也得去。

我先生在北京工业学院读完本科后,又念了研究生,毕业工作一年后还想继续读书,我很支持他。年轻时我读过马克思相关的书,把他的夫人燕妮视作榜样,所以在我的观念里,先生做什么,我就要扶持他。

德国学校不收学费,费用只有书本费,还有在国外吃穿用度、租房子等生活费。我们俩的工资,加上父母的补贴,又找亲戚借了些钱,前后凑了人民币3000块,大概500马克,给先生带着出国了。送走了我先生,我一个人在国内赚钱、带孩子、还债。

一年后,我弟弟回国了,告诉我说,我先生在德国有情况了。我一听,一下就傻了,特别受打击,在家消沉了三个月。冷静下来,才意识到我们俩在生活上虽然是伙伴,但本质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我不能依赖他,他变好了我不跟着变好,在精神上就跟不上他的步伐。

想通了之后,我立马决定,我也要出国长见识。1989年底,我38岁,在月薪普遍几十块的年代,底薪和销售提成加在一起,我一个月能拿到上千块,我把这些钱都换成美金,报了德语班,学了两个月德语,飞去了德国。

我先生当时在德国帮教授做课题和项目,在留学生里收入算高的。他跟我说,你不用出去打工,待在家里就行。我没为之前的事跟他吵,我只有一个要求:我一定要注册念书。念书的同时,我开始在德国打工。我先生提醒我说,这地方是德国,中国人要想生存可不那么容易,尤其我还是女性,快40岁了,这个岁数更加难找到工作。我什么都不听,认准了的事一定要做。

我,16岁插队,38岁留学,51岁当总裁,61岁患癌,70岁了还在工作

1990年,我和先生在德国卡塞尔市街头的合影。

我不把精力花在没用的事情上,只学有用的东西。德国大学里有些课,我觉得没有实用性,就不学了,一个星期拿出两天来,出去打工。一方面是为了挣点生活费,另一个目的就是想学语言,去接触当地人,了解德国社会。酒店、餐厅、计算机公司......这些地方我都干过。

德国酒店的房间分不同层次,我能接触不同的人;后来在艺术展览会打工,做艺术品的维护和讲解,接待各国前来旅游的人,法国人、奥地利人......为了能跟游客更好交流,我还学了英语。这个过程也是我接触不同文化和社会不同层面的过程,积攒了不少社会经验。

我是个穷学生,还是中国人,算是德国社会的“底层人”,出去打工经常受歧视。在酒店打扫卫生,领班总把最脏、最累的活派给我干。而且我德语水平不好,洗碗机也不会用,一起打工的人都瞧不起我,比较受欺负。

我,16岁插队,38岁留学,51岁当总裁,61岁患癌,70岁了还在工作

1991年我父母来德国看我和先生,我穿着自己做的米色风衣,和德国一对医生夫妇走在街头,他们是我们的朋友。

为了学好语言,我还没事就上商店去。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店员看到我,觉得我想买,就会跟我解释,颜色、尺寸,这些用词在这个过程中就熟悉了。去的次数多了,老不买也不合适,最后我就买一双拖鞋,价格最便宜。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