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上记载的:胡善祥。宣德三年被废为仙师,张太后看她可怜常常邀请她出入各种宴席,居于孙皇后之上,孙皇后为此怏怏不乐,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病逝一年后胡善祥病逝,天顺六年孙皇后崩,钱皇后向英宗提议曰:后贤而无罪,废为仙事,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别什么事都往孙太后头上加这事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
历史远比现实残酷,朱祁镇能回来,那是运气真的非常好,朱祁钰用了很多办法,回来其实也是个很小的人物的功劳,南宫的事就不说了,连棵乘凉的大树都不能相容。朱祁钰也是坏事做绝,如果自己儿子不死,估计也就没朱祁镇什么事了。
明朝的十六个皇帝中,也就朱元璋,朱瞻基,朱佑樘,能算得上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朱高炽死得早比较遗憾,朱厚熜,朱翊钧虽聪明但极端自私,朱由检回天乏术。朱祁镇厚颜无耻?最厚颜无耻是景泰帝吧,当初立景泰帝的条件是不废前太子朱祁镇的儿子,可景泰帝言而无信,废朱祁镇儿子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儿子为太子,可惜景泰帝的儿子没当皇帝的命。
朱祁镇复帝后,就该杀于谦,因推朱祁钰上位的是于谦,篡改旨意由监国变皇帝的是于谦,废太子朱见深的还是于谦,幸亏朱见济早亡,要么就没朱祁镇的菜。木匠很昏,国势日益艰难,所谓能把握权柄不过是惯性使然,朱元璋制定的制度严重地禁锢了明朝改良的可能性,但也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明朝皇帝的权威,没有任何撼动的可能,所以,只要不放个白痴在位置上,哪怕是个一无是处的人,比如朱祁镇、木匠,或是空说勤政但没有成事能力的崇祯,或是不着调的顽童正德,都不会被威胁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