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发展出以本章制度流转为核心的政务体制。国事政务,由题奏本章上报御前,经过皇帝授权后,交由内阁票拟,然后复呈皇帝核准,易红批出,变成国家政令发布实施,在该制度下,政务可循内阁票拟、皇帝钦定之程序而议决,早朝的讲政变成非标要选项。" -《辨色视朝》
朱瞻基行乐图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制定了太监不得干政的祖训,还创造性地发明了奏折。奏折是在康熙年间产生的一种文书,在此之前的文书叫题本或奏本,因为奏折的私密性比较好,所以一经发明后备受清代皇帝的青睐。
清朝的皇帝是这样处理奏折的?我们以咸丰皇帝为例,咸丰皇帝临死前给同治皇帝安排了载垣、端华在内的八个顾命大臣辅政。奏折从地方上呈上来,程序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