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X医疗,砸钱能否带来好生意?
阿里巴巴切入医疗赛道之初,便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背靠阿里巴巴,阿里健康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发展历程上来看,甚至可以说正是在不断的“投喂”中,阿里健康逐渐成长为中国互联网医疗龙头。
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联手云锋基金,以约13.27亿港元认购中信21世纪配售的44.23亿股股份。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持有中信21世纪54.33%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后来中信21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股票代码保持不变。
中信21世纪主要通过经营电子监管网(PIATS),为中国政府部门、生产企业、药品业及消费者提供电子监管类信息服务。简言之,中信21世纪手上拿着每一份药品的“身份证”。
互联网企业变现的重要基础是数据。2016年,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红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药品生产企业不知道自己的药卖给了谁,但数据平台的运营者阿里健康,却能在短时间内推出移动互联网产品。“这种态势表明,即使当下不直接盈利,阿里健康也会利用数据演化出一个盈利模式。”
理论上,经由这次交易,阿里健康“既当裁判又当选手”。这引起了各方警觉,药品电子监管码也很快被暂停。
阿里健康营收构成中,基于中信21世纪原有业务的部分占比较小(2011年报-2021中报)
于是阿里健康转向另外一个赛道:卖药,紧随着就投入大量资源进场。
2015年,阿里健康发布公告,将以194.48亿港元从Ali JK Investment等处收购资产,阿里健康将通过发行股份和可换股债券来支付收购。公告称,注入阿里的目标业务涉及在线大药房进行产品销售的在线交易平台,并称有意使扩大集团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医疗保健旗舰平台。
2016年,阿里健康以1680万元收购了广州五千年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后来更名为阿里健康大药房,启动了医药电商自营业务。
2017年,阿里健康正式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股份认购协议,阿里巴巴集团将价值38亿港元的天猫平台“蓝帽子”保健食品在线业务注入阿里健康,阿里健康医药电商业务版图进一步拓宽。
2018年,港股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称,正式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协议,以大约18.28亿阿里健康股份,即106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天猫医疗器械及保健用品、成人用品、医疗和健康服务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