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魏永康的世界里没有朋友、没有玩耍、没有春游,只能乖乖的坐在房间里看书,一看就是一整天。
而被妈妈包办一切的魏永康非常争气,他在化学、物理、数学等竞赛中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然而,一切的辉煌成绩与耀眼光芒都在17岁进入中科院学习后,发生反转。
魏永康的人生轨迹开始急转直下,向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垂直下滑。
没有无微不至的妈妈在身边,魏永康的生活乱成一团:
每天不知道该吃什么饭;大冬天穿着单薄的衣服,趿拉着拖鞋出门;房间凌乱不堪;甚至不会洗澡。
没有妈妈提醒,魏永康经常因为窝在寝室看书而忘记上课,甚至不记得考试和毕业论文,以至于专业课考0分。
他更不会与导师、同学们交流。进行实验活动时,每次交流、讨论、沟通,他都默不作声,常常导致试验无法继续进行。
最终,因为达不到学业要求,被中科院劝退,连硕士学位都没有拿到。
妈妈的精心照顾,导致已近成年的魏永康独自面对生活时如同新生儿一般茫然无措。
无法掌控生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大好前程和辉煌人生偏离轨迹、彻底失控。
当孩子所有的价值感都只能来自优异的成绩,一旦学业受阻,势必感到十分挫败,精神世界面临坍塌。
幸而在经历了叛逆、离家出走之后,魏永康能够主动和妈妈去学着如何照顾自己、照顾瘫痪的父亲。
数年之后,魏妈妈意识到是自己的一手包办给儿子带来的巨大伤害。
当记者采访时,魏妈妈悔不当初:“我心想,他将来长大离开我,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不晓得他已经形成习惯,改不过来了。”
被严密保护的儿子,就像温室里的幼苗,虽然前期会长的很快,但只要离开妈妈的双手,连正常的日照和微风都经受不住,哪有能力对抗狂风暴雨。
多年后,魏永康逐渐走出阴霾,学着待人接物、融入社会,也娶了志同道合的妻子,有了温馨的小家庭。
从神坛到普通程序员,这条路,他走的异常艰辛。
当别人都在学习先做个普通孩子时,他已傲然于世;
当孩子们开始慢慢成为优秀的大人时,他只能从孩童的技能学起,努力做回普通人。
美国小说家菲席尔说:“母亲不是赖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为不必要的人。”
父母可以给孩子任何东西,唯独生活经历、人生阅历,无法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