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枉李煜了?被做皇帝耽误的千古词人,其实也是军事奇才…(8)

2022-12-26 06:19     360kuai

各种谦恭的背后,史书上也有大量南唐备战的记载,如"置龙翔军以教水战","缮甲募兵,潜为备战","筑城聚粮,大为守备"等等。宋太祖赵匡胤从未被李煜的谦恭所迷惑,知道其"作为事大之恭谨,每欲欺天而观望",尤其是"修葺城垒,弥年为固守之方",可想而知"有包藏之志",故而从未放松对南唐的监视和运筹。只是北宋早已定下"先易后难"的统一方略,那么对于南唐这个外软内硬的骨头,只能放在最后再解决。

974年,江南群雄或灭或降,虚与委蛇已经没有必要。宋太祖赵匡胤下达了对南唐的总攻击令。李煜对这个早已意料到的结局也并未慌乱,他一面继续派使臣上贡"乞缓师",一面定下了"坚壁以老宋师"的战略。毕竟此时的南唐无骑兵,野战非宋军之敌,加之李煜当年面对后周便是沿江防范、坚壁清野而取得成功。而值得一提的是,李煜也并未因自己因坚壁清野之策退后周军而产生路径依赖。在严守长江的同时,也以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15万之众为预备队,既牵制长江上游宋军,也可随时支持各地。

作为大权独揽的国主,李煜是战争中南唐的最高统帅,各项军令都是他通过澄心堂亲自下达。以至于将领出兵之际,"招讨分兵署字",却"不知何往",因战前谋划"皆出澄心堂"。后世如陆游著《南唐书》,说宋军已经入境,而李煜"犹不知也",是太过贬低李煜了。

对于宋军伐南唐之战,一般印象都是势如破竹。其实双方多有拉锯,战况激烈,在白鹭洲、武昌、池州等地,史书都记载宋军大败唐军后时隔数月又再败唐军,可想而知宋唐两军是在反复争夺。

战争中,南唐军涌现了不少奋战不屈的将士。袁州萍乡制置使刘茂忠"亲操奋击",击败宋军。江南统军使李雄父子八人死战宋军,全部殉难。甚至因李煜与其祖、父均礼遇佛教,江南寺庙也主动抗击宋军。"庐山圆通寺在马耳峰下,江左之名刹也。南唐时赐田千顷,其从数百众,养之极其丰厚。王师渡江,寺僧相率为前锋以抗。"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