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世民的“优容”政策下,功臣们在大唐帝国对外战争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唐朝建立之时,北方的东突厥仍然骚扰不止,曾逼迫唐太宗进行过“渭水之盟”。之后,唐太宗带领功臣们励精图治,终于一举灭掉了东突厥,而主将正是在国内战争中大放异彩的李靖、李勣以及李道宗;之后,唐朝兵出西域,消灭了高昌国,而统帅者正是能征惯战的侯君集;在歼灭吐谷浑的战争中,主帅又是宿将李靖和薛万彻;在毁灭薛延陀的战斗中,指挥者是李勣和薛万彻。即使在唐太宗去世后,这些功臣们仍在对外战争中屡立奇功,比如西突厥是被苏定方消灭的,而顽强的高句丽是被李勣灭亡的。
可以说,没有这些功臣,唐太宗就不能完成“歼灭十胡,横扫胡庭”的旷世伟业。相反,让我们看看刘邦。当他废掉了韩信,又有谁能带领汉军,击溃强横的匈奴人呢?没有韩信,刘邦只能默默承受白登之围的耻辱。
成吉思汗不杀功臣,差点横扫世界
除了刘秀和李世民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同样不杀功臣。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给了功臣们最优厚的赏赐。无论是金钱、美女、百姓还是牲畜,成吉思汗都一并给予,毫不吝惜,甚至连自己的老婆都赏给了名将术赤台。此外,成吉思汗还生怕功臣们因犯罪而被贬,他还专门下令给者勒蔑、哲别等大将以免死九次的权利。
成吉思汗给予功臣们的优厚待遇,最终赢得了功臣们的心。在成吉思汗的指挥下,功臣们可谓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蒙古大军中,有能征惯战的悍将——“”蒙古四狗”:者勒蔑、速不台、哲别和忽必来,有足智多谋的蒙古四杰:木华黎、赤老温、博尔术和博尔忽,还有法律人才失吉忽秃忽等人。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成吉思汗连续击破金国、西夏、西辽、花拉子模、钦察和俄罗斯等国,足迹遍布大半个欧亚大陆,差点横扫整个当时的已知世界。
从实质上来说,许多皇帝杀功臣,就是为了守成,防止他们威胁自己的江山。而对于另外一些皇帝来说,统一天下、建立政权还只是个开始,他们不仅要占领中原,甚至还要征服世界。而在这个过程中,就离不开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功臣们的帮助。刘秀知道这一点,最终坐稳了江山;李世民知道了这一点,最终扫平群胡,开创了大唐盛世;成吉思汗知晓这一点,最终横扫天下,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