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武铉推进解决“日本修改中学历史教科书,日军慰安妇罪行,独岛领土纠纷和日方政客参拜靖国神社”等事件,日本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则一直沉默不语。最后,卢武铉大刀阔斧制定法令,在韩国发起多次对亲日行为的大调查,要求日方诚恳反省战时罪行。
韩国对日本的恨,无法用一句话来总结,卢武铉,文在寅和李在明都是敢于代表民意表达出来的人。要知道,韩国的法统建立“三一运动”之上,底色就是反日的。
而且,从1965年日韩建交,到2018年的50多年里,日韩贸易关系也是完全失衡的,日本长期以韩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的角色,从韩国赚取巨额外汇,这当然不是韩国民众情愿看到的事。
那么有人要问了,日韩仇恨那么深,为何会建交呢?这就要提到朴槿惠的父亲,在韩国独裁18年的总统朴正熙了。
1965年,已经“当选”韩国总统朴正熙,为了缓解外交关系,他独断专行推进日韩邦交正常化,当时的韩国民愤四起,但却敌不过一任独裁者的野心。
相关专家研究称,朴正熙虽然没有日本的血统,但是身处历史洪流的他,去日本留过学,在日军中当过官,直到当上了总统还经常用日语说话。比如在谋求日韩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他就是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和日本政坛元老举行会谈的。
就是这样一个人,统治了韩国18年,韩国人心中的恨也被压制了18年。而且,那个年代的韩国政坛有很多像朴正熙一样的人,在当今时代,他们被称为“亲日派”。
从小就跟随父亲出入外交场合的朴槿惠,受背后财阀势力支持,当上了韩国第一位女总统。今年尹锡悦加入朴槿惠所属党派参加大选,而且还在竞选演讲上替日本说话。2周前,在朴正熙遭暗杀42周年的日子里,尹锡悦还专门高调去参拜了他的故居,象征意义极强。
所以说,不管是朴正熙独裁时期,还是当代,只要受亲日派势力影响,日韩关系看起来就会好些,但归根结底,这是违背历史和民意的。
正视历史,顺应民意,文在寅是当代的代表。2019年年初,他在首尔光化门广场公开宣布,要继续清算日本殖民时期的残余势力。
命令下达,迅速展开行动,日企受到直接影响,日方很快反击,下令禁止向韩国企业出口半导体原材料,随之引发巨大风波。文在寅和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甚至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了诉讼。
同年,“慰安妇”雕像风波闹大。今年日韩“独岛”的领土争端再起,双方矛盾白热化。现在,文在寅只剩下100天出头的任期,而日韩关系几乎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接下来日韩关系如何走,就看到底是李在明还是尹锡悦接班了。
正如上文所述,他们两人对日本的立场几乎截然不同,从中韩关系来说,自然是希望李在明能赢的。李在明在连任两届城南市市长期间,积累了不少治理经济的经验。另外,寒门出身的他,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创下颇多传奇,也因此很受韩国年轻人的喜欢。
远大的政治理想一直驱动着他走到现在,他能像卢武铉和文在寅一样,走到韩国政坛最高位,成为下一个“天降猛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