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危难之际抱着皇帝大腿不放,此后皇帝对他宠信有加(2)

2023-05-08 08:59     360kuai

刘裕非常信任谋士刘穆之,但谢晦跟刘穆之互相看不顺眼。刘裕准备提拔谢晦,征求刘穆之的意见,遭到坚决反对,谢晦就一直没能升官。刘穆之死后,谢晦高兴得直蹦跶,亲自去刘家落实了刘穆之的死讯。当天,刘裕就急不可待地签署命令,升了谢晦的职务,此后对他恩宠有加,几乎言听计从。

这样看来,刘裕跟谢晦很有种君臣相得的暧昧。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未必!尽管刘裕格外倚重谢晦,很有好基友的嫌疑,但他骨子里却不信任谢晦,从未让他执掌过兵权或是出外历练,而是将其"圈养"在身边,这直接导致谢晦欠缺领兵打仗、独当一面的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的南朝名将檀道济就评价说:"出谋划策,谢晦很棒;带兵打仗,谢晦不行。"这也为谢晦的死埋下了伏笔。

刘裕驾崩前,虽任命谢晦为顾命大臣,却嘱咐太子:"谢晦有反骨,属于不安定分子,你要提防。"可见,谢晦是刘裕的心头肉,也是眼中刺,"基情"再好,终有保留。

太子即位后,谢晦与另外两人组成辅政三人团。两年后,三人认为皇帝做得不合格,将其废掉并杀之,随后又杀了刘裕的二儿子,迎立老三刘义隆继位。元嘉三年(426年),刘义隆追究两位哥哥的死因,展开清算行动,一举干掉另外两位辅政大臣,接着派檀道济征讨谢晦。谢晦心有不甘,起兵造反,大败。引颈受戮时,谢晦年仅36岁。

其实,谢晦的死早有端倪。当年,他二哥看到他位高权重、家中宾客如云时,就提醒他:"咱们老谢家一向低调,你现在树大招风,是祸不是福啊!"二哥临终前,又留遗书给谢晦,让他要多检点,为国,也为家。可惜谢晦将二哥的良言当成耳边风,并未引以为鉴,最终成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