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契丹兵在中原胡作非为,惹怒了中原人,狼狈逃回北方。著名的滑头冯道,被称为五朝宰相,这五朝就是指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被称为正统,夹在中间的辽自然也有资格享受正统待遇。而且辽灭晋后,把传国玉玺收回己有,这也是辽朝自称正统的底气所在。之后的后汉、后周和北宋,从某种意义上,都是"白板皇帝"。当然,反对以辽为正统者可以反驳:辽灭晋后得到的玉玺是一枚假玉玺,真玉玺在后唐皇帝李从珂自焚时烧了。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与辽朝打了多年仗。刚开始是宋攻辽,但高梁河与岐沟关惨败后,宋无力再攻辽,辽开始战略反攻。公元1004年,辽皇太后萧燕燕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军南下,企图复制辽太宗当年的灭晋之路。此举,实际上也是辽朝在为自己争正统。在辽宋交恶时期,辽朝是不承认宋的,将宋朝称为伪宋(据辽出土墓志)。而且辽朝汉人名字带"匡"的非常多,比如张匡胤,根本不顾及宋人的避讳。
双方意识到谁也吃不掉谁后,就各退一步,互相承认,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规定宋辽为兄弟之国,宋为兄,辽为弟,互称南北朝。之后,辽朝屡次敲诈宋朝,比如辽兴宗派刘六符南下要求宋朝归还周世宗北伐时占领的辽朝地盘。宋朝没有给地,只是增添了岁币,但还是被辽朝敲诈走一个"纳"字。"纳"字,站在辽朝角度讲,更像是上级接受下级的东西,辽朝力争"献"字或"纳"字,也是从争正统角度考虑的。
综合来讲,辽朝和宋朝都有成为正统的条件,可以像元朝那样,将辽朝、宋朝都视为正统王朝,也不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