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台积电不是什么“护国神山”,过去的发展逻辑已经不够了(2)

2021-11-01 09:30  观察者网

这个占比排名近期很难发生变化,因为晶圆厂投资周期很长,建成后调试良率达标还需要时间,三年很常见。而且,并不是有钱就能投资,要考虑各种条件,技术设备供应链能不能保证,人才够不够等等。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企业加上外资厂的晶圆产能占比也很难超过20%。即使台积电在南京厂的扩产计划由原定的4万片大幅提升至每月10万片,也难以改变大陆晶圆产能份额严重不足的格局。反对台积电在南京扩产的,很可能是不了解这个常识。业界人士对此只能摇头,需要的芯片业知识太多,补不胜补。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虽然排在第二,但在前五名里的地位很特殊。三星、美光、海力士、铠侠的主要晶圆产能是用于自己生产存储芯片,这类产品敞开供应,产能不算稀缺,只是价格波动问题。台积电的晶圆产能专营代工,主要是价值更高的逻辑芯片,代工市场占比超过一半,在7纳米、5纳米先进制程领域还实现了垄断。

英特尔又是另一类,自己生产高价值的CPU,虽然晶圆产能只是第六名,但销售额和产业地位一直是芯片业世界霸主。直到2021年二季度,三星才以197亿美元芯片销售额超过英特尔的196亿,升到世界第一。苹果也发起挑战,推出的M1、M1 Pro、M1 Max芯片性能提升惊人,在台积电5纳米制程支持下吊打英特尔的CPU。

台湾股票指数走势,2008年10月至今

台积电股票市值在6000亿美元,占到整个台湾股市总值的约三分之一(近期要少一些了)。台湾股指创新高,台积电是主要动力,相比2016年市值翻了快10倍。

台积电的崛起当然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努力,在浸入式光刻机应用、FinFET工艺等多个重大技术节点全部选择正确,并竞争胜利。但是台积电达到目前的行业地位,市值东亚第一、超过腾讯阿里,远远甩开行业老霸主英特尔,完全出乎业界预料。全球经济学界也没有想到。这是因为发生了无法预测的技术突变,而且这次突变的性质还很不一样。

按照“正常预期”,全球芯片业卡在10纳米的制程是到物理极限了,英特尔化身“牙膏厂”,隔段时间挤出一点进步,摩尔定律随时中断。但是发生了技术突变,荷兰ASML成功研发出了EUV光刻机(美国EUV LLC联盟扶持的),造出了新一代“神剑”。另一个技术突变是,台积电用DUV浸润式光刻机、FinFET立体工艺不断提升指标与技术能力,练习出了高明的“剑术”,再结合EUV光刻机,将先进制程不断推进到7纳米、5纳米,之后3纳米、2纳米理论上也没有问题。业界认为摩尔定律到2030年仍能维持。

通常的技术突变,首创者未必能笑到最后。技术路线通了以后,新赛道上群雄并起,先发优势可能很快就没了。但是芯片制造深入到14纳米、10纳米的先进制程以后,逆向的摩尔定律“芯片制程进步需要的投资额翻倍”不断起作用,终于将一个芯片厂的投资推向了上百亿美元。群雄们不仅没有“并起”,反而不断退出,巨额投资搞芯片制造,实在太容易赔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