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App遭市场监管总局点名背后:造假现象屡禁不止(6)

2021-10-29 11:03  时间财经

单个用户预订服务收入持续下滑

拥有庞大市场及超强利润空间的医美行业,近年来享受着优质赛道的估值热捧。不过,在巨大资本诱力下,医美行业狂奔下的乱象,正频繁刺痛大众的神经。

中消协官网显示,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共收到关于医疗美容行业投诉483件,2020年则达7233件,5年间投诉量增长近14倍。今年5月,在"小腿肌肉阻断术"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后,新氧曾紧急下架所有提供"小腿神经阻断术"机构。彼时,新氧也对时间财经表示,新氧平台上架"神经阻断"商品的机构共14家,其中6家机构商品宣传存在违规。

今年以来,多个监管部门针对医美领域问题发声,并发布多条禁令:6月底,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打击违规医美服务。8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将依法整治各类医疗美容广告乱象。9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表示,将重点加强整形用注射填充物和光治疗美容设备等产品的管理,并提醒网络交易平台应当对入驻企业和产品资质进行审核,发现违规行为和违规产品信息,应当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

目前,新氧的营收模式主要是从入驻的医美服务提供商抽取广告费、以及从医美交易中抽取佣金,即平台信息服务费和预约服务费。2016年之前,新氧的主要收入来源为预约服务费,2016年预约服务费占新氧营收的59.53%,信息服务费仅占40.47%,此后信息服务费营收占比持续升高。2021年第二季度新氧信息服务费占比已达79.84%,这一趋势也直观显示出新氧营收基本面的变化--依赖流量的信息服务费已成为新氧营收支柱。

新氧App遭市场监管总局点名背后:造假现象屡禁不止

图源:新氧财报

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新氧来源于信息服务收入3.607亿元,期内付费医疗服务提供商4899家,其中,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2236家,以此测算,即平台单个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收入16.13万元,相比今年一季度的12.68万元,出现较明显上涨。对于今年二季度平台收入出现的37.7%增长,新氧在财报中也表示,该增长主要是由于每个付费医疗服务提供商的平均收入增加。据财报,新氧在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4.5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28亿元增长了37.7%;净利润为5760万元,同比增长26倍;平台促成的医美服务交易总额为10.39亿元。

与此同时,新氧平台购买预订服务单个用户收入持续下滑。2021年二季度,新氧购买预订服务的用户总数为24.48万,较去年同期的17.06万增长43.6%,预订服务总收入同比则下滑2.8%至9110万元。以此测算,今年二季度,新氧平台购买预订服务单个用户收入为372.14元,低于今年一季度新氧平台购买预订服务单个用户收入的472.83元,而去年同期,新氧平台购买预订服务单个用户收入为549.24元。

在行业监管趋严,医美行业逐渐走向健康发展的背景下,行业底层逻辑正在被重塑。独立经济学家王赤坤也对时间财经表示,监管密集的动作和表态,医美互联网平台的投资逻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估值也会被重新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