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为公募行业的老将,但金鹰基金的发展势头一直不温不火,资产管理规模常年位列行业中下游。
只是在近两年的大年行情中,金鹰基金似乎稍有起色。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金鹰基金的非货规模接近300亿,较去年底增长超80亿。与此同时,多只基金业绩表现亮眼。2021年前三季度,金鹰基金有4只权益基金的业绩排名进入市场前50名,期间收益率均超过50%。
但业绩突出重围的同时,金鹰基金也遭遇押注赛道、频繁换手的质疑。一直以来备受市场关注的人事变动,也与金鹰基金的坎坷发展互为掣肘。某种程度上讲,金鹰基金未来走向何方,更加取决于管理层内部的博弈能力。
换手率高,旗下基金表现不一
2020年,金鹰基金有12只权益基金的换手率在7倍以上。其中,樊勇管理的"金鹰多元策略"的换手率达到25倍以上;陈颖管理的"金鹰科技创新"的换手率接近19倍,2021年上半年的换手率也高达8倍;韩广哲管理的"金鹰策略配置"的换手率超过11倍。高换手率带来了不错的业绩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金鹰基金几只高换手率的绩优产品,其规模往往不大,利于基金经理的调仓操作。但是随着规模增长,基金经理的调仓难度也会变大。
另外,同一基金经理在其管理的不同产品中分别重仓了不同赛道的股票,存在押注赛道的嫌疑。例如,研究副总监倪超目前一共管理了5只基金,其中2只为偏股混合型基金,3只为灵活配置型基金。虽然为同一人管理,倪超旗下5只产品的业绩表现却差异巨大。
截至9月底,"金鹰行业优势混合"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56.5%。二季度其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中科电气、容百科技、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和隆基股份,可见其业绩突出的原因在于,押中了今年热门的新能源汽车赛道。然而,"金鹰成份股优选"的收益率却为-3.7%。二季度前五大重仓股为东方财富、福耀玻璃、宁波银行、华友钴业和招商银行,不难看出,该基金主要重仓了银行和金融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