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美国疫情数据”,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3)

2021-10-20 17:30  观察者网

对于上述各数据的准确性,CDC称,尽管自身“努力提供完整而准确的数据”,但仍面临一些挑战,而这可能“有碍于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并使疫情监测数据具有“局限性”

它认为,新冠肺炎的症状可能不会立即出现,这可能会推迟病例报告的速度;而并非每个感染者都会接受检测或求医,尤其是在无症状的情况下;还有,各州和地区卫生部门报告的方式存在差异,数据和报告频率都可能发生变动。

此外,由于美国新冠病例数量多,“大多数地区的卫生部门无法获得每一个病例的更多详细信息”,因此许多病例报告都存在“数据缺失”(missing data)这一问题。CDC认为,这些“数据缺失”可能(likely)导致“低估了美国疫情真实情况”。

可查到郡(County)一级疫情数据的CDC“疫情数据追踪系统” 截图自CDC网站

对CDC而言,60个“美属管辖地”卫生部门报告的数据才是“一手资料”,而自身要做的仅仅是将各地数据进行“汇总”。CDC也心知肚明,因此声称,“若出现CDC 的汇总数据与各卫生部门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卫生部门报告的数据为准”。

此外,在收集以上信息的“健全流程”(robust process)中,CDC还会对各地报告的数据进行“检查”。CDC还称,与公众分享“及时并准确”的信息是紧急应对疫情活动的核心。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跟踪疫情发展趋势、监测疫情的爆发、并确定(美国的)公共卫生行动是否有效”。

而在数据更新速度上,相比自身而言,CDC还算“有进步”。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CDC曾在页面上标注“周一中午至周五定期更新,显示数据为截至前一天下午4时的统计结果”,这意味着数据在周末直接就“不动了”。如今,其变成了“周一至周六”更新,更新时间也延后到了晚8时。

此外,CDC正与各地方政府和卫生部门合作,着手进行一项改进措施:通过电子病例报告的信息交互来加强监测。“该举措允许(机构间)自动、实时地交换病例报告信息,借此达到医疗机构等与公共卫生机构间的数据‘无缝衔接’(seamlessly)。”

CDC排除了什么“病例”?

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新冠病例分类相似,CDC也将“病例”分为三种情况:①疑似病例(suspect case)、②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和③确诊病例(confirmed 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