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可比公司浪潮信息之外,虎嗅还通过wind统计了科创板所有341家上市公司2020年的研发人员人均年薪,其中有35家未披露数据,科创板剩余的约300家上市公司中,研发人员人均年薪超过50万的只有3家,分别为澜起科技、聚辰股份、中芯国际,分别为64万、56万和50万。
查看这三家公司的背景资料就可得知,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芯片公司。其中,澜起科技,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全球3家内存接口芯片供应商之一,研发费用率基本在15%以上;聚辰股份,EEPROM设计企业,研发费用率也基本在10%以上;中芯国际就更不用说了,芯片龙头企业,研发费用率也常年在15%左右。
而联想集团研发人员的人均年薪与这些芯片公司基本相当,若真的上市,基本就排在科创板第二位。有意思的是,一边有不少观点说着联想走得是“贸工技”路线,“没啥科技含量”,另一边联想的研发人员却拿着比大多数芯片公司研发人员还高的工资。这种情况就很令人好奇了,为什么研发人员们拿着这么高的钱却没令联想摆脱“贸工技”的标签?另外,这些高薪的研发人员们产出了多少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产品和科研成果呢?
除科创板之外,虎嗅还将比较范围扩大到了整个A股,统计发现,在4000多家上市公司中,除600多家未披露相关数据之外,剩余的几千家公司中,2020年研发人员人均年薪达到了58万元以上的,也仅有20位。也就是说,即使放到整个A股,联想集团的研发人员薪酬也是排得上号的。那么,联想集团的研发人员拿到的薪水是否与其科研成果相匹配呢?就值得进一步探究了。
而对于研发人员为何存在高薪酬,虎嗅也收到了联想集团的解答,其称:“联想集团是一家全球性的科技公司,在全球180个国家有业务,包括收购ibm、motorola、NEC等国际巨头,海外员工的薪酬在公司占较大比例,众说周知,海外员工的薪酬会拉高公司的整体薪资。”
海外员工的薪酬究竟占多大比例,令虎嗅好奇。然而,这一解答也引起虎嗅新的疑问,那就是这些海外高薪研发人员是否是不可替代的呢?若可替代的话,联想为何不选择用人成本更低的国内人员,这可以令联想集团在高负债率之下更好地压缩成本,毕竟从科创板和A股的统计现状来看,连龙头芯片上市公司的研发员工平均年薪都还不如联想。
若不可替代的话,这些海外高薪研发人员是否有关键性的核心研发技术成果呢?正如文章所提,联想目前貌似还没有摆脱“科创属性不够强”、“电脑组装厂”这些标签,那么这笔养高薪研发员工的钱花得值不值,就值得盘算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