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加加减减之后,在联想集团2020年的库存之中,理应增加1.32亿元左右的已生产好的产品,等待销售。
然而,虎嗅看了联想集团招股书中库存的数据明细(见下图),发现2020至2021这一财年,其制成品(已生产好的产品)相较于上一年却猛增了约54亿元的货物。
这一状况就令虎嗅产生很多疑问了。理论上说,库存应该仅增加约1.32亿元的货,却突然多出50多亿元的货,这批货是从哪儿来的呢?
首先,因为测算中引用的是各类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会产生一定误差。但虎嗅还用同样的方法大体核算了一下2019至2020财年的产销量与库存情况,发现在这一财年中,虽然这些数据也不能完全匹配上,但异常金额仅在5亿元左右,相较于2020至2021这个财年,可谓“正常”了许多。
若不完全是因为误差的话,那么还可以构成这一类数据异常的原因,有可能是当年出现大量退货、也有可能是当年有些贵价产品没有销售等原因。
但虎嗅收到联想集团对此问题的回复,其称:“PC行业,各种配件的提前囤货和采购都非常正常,跟退货并不相关。”
正如联想集团所言,PC行业中,各种配件的提前囤货和采购都非常正常,但根据财务勾稽的一般逻辑,这也应该在产销率上反映出来,并与产销等相关数据匹配。但由上文可知,这一系列数据并无法匹配,还产生了约50亿元的数据异常。
若如联想集团所说,不存在退货等问题,那么还有哪些理由解释这一数据异常呢?这也需要等待联想集团做进一步地解释和披露。若实在无合理解释的话,其这一系列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就存在疑问了。
虽然,联想这次在科创板上“讲故事”没有成功,但其在港股仍有上市公司平台,更何况,在联想集团这次的回应公告中,并没有把话说死,其称“如有任何有关建议发行中国存托凭证及上市的重大更新及发展,本公司将适时另行作出公告”,若有一天联想更新了“故事”的版本,这些疑问仍然等待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