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宰相被判死刑 行刑前自信会免死 还让儿子回家打包行李出远门

2023-05-26 14:19     360kuai

在进入正题前,我们简单说明一下在这里"宰相"一词的含义。我们知道,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借胡惟庸案的契机,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了宰相一职。撤销宰相后,明朝设立内阁。到明朝中后期,内阁大学士权力极大,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权。

清朝建立后,沿袭明制,也不设立宰相职位,同时提高了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大学士从尚书中选拔,为一品大员,因此尚书入内阁,有"入阁拜相"的说法。比如李鸿章为文华殿大学士,虽然不是正儿八经的宰相,但习惯上也可以称其为"李相国"。

所以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宰相",也是晚清的一位内阁大学士--柏葰。

柏葰人生中最大起大落的一年,是在咸丰八年(1858年)。据《清史稿》柏葰本传的记载,这一年里,柏葰经历了两件大事:

阅读下一篇

雍正之死!张廷玉的日记暴露细节,死前12天宫人大量运送药品

在清朝的十二帝中,有六位的死因存有疑点,其中疑点最多、最具神秘色彩、争论最为激烈的,就是雍正帝。关于雍正帝的死因,说法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种:一是因病正常死亡说,这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