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瘟疫:帝国的哀鸣(13)

2021-10-11 07:20  360kuai

医者父母心

医生无论在任何朝代都是在抵抗瘟疫的第一线,在明朝当时普遍对医疗不够重视的情况下,医生们依靠着自己的仁心仁术在传染病防治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比如明朝末年的医师吴有性,穷尽一生精力,结合自己的行医经验,写出了《瘟疫论》,是在当时对瘟疫防治最系统的总结,后世对他多有称誉:

清朝医学专家刘奎:(有性)卓识伟论,真乃冠绝千古。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医生直接以自己继续发放药品、抢救病人。比如名医苏廷荣不问身份贵贱,遇患则治,甚至免费发放了不少药品。又有名医黄至直接捐钱买药救助了几百上千人。更可贵的是一些名医,比如莫士英、张文启等人以自己的号召力积极倡导捐建惠民药具。

另外,当时江南地区富庶,药店颇多,这些私营药店多有救民之举,比如"徐保元堂"、正天药店等,他们借助自己的商业渠道购买药物,从而有效弥补了当地药材不足的困境,有的要药店还免费为患者治疗、发放药物。

明朝末年风云变幻,各方势力逐鹿中原。可是谁也没想到,一场席卷大江南北的大瘟疫居然会对当时的形势产生那么大的影响。这场瘟疫本来可以不发展成特大瘟疫的,但由于明朝末年生态环境的恶化、频繁的战争和明朝政府对政府医疗的不重视导致它演变成了历史上的大灾难。

然而,人性的光辉之所以珍贵,就在于他的黑暗中依然会闪烁。在这场大灾难面前,充满乡土情结的各地乡绅和"医者父母心"的医生站了出来,这种无私奉献的社会救治是当时最大的亮点。相信在当前的困难下,我们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这场困难终究会成为我们社会的注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