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明天在昆明开幕,公约执行秘书:期待中国发挥领导作用(3)

2021-10-10 21:30  观察者网

这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理念、重要举措和进展成效,介绍中国践行多边主义、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合作的倡议行动和世界贡献。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公布这份白皮书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在COP15即将召开之际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向世界展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举措和成效,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认真落实“爱知目标”,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目标执行取得积极成效。

赵英民副部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在20个“爱知目标”中,中国3个目标进展超越预期,13个目标取得了关键性进展,4个目标取得阶段性成绩。目前,中国“爱知目标”执行的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

首先,过去十年间,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巨大进展。

从保护体系上来讲,我们推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现在全国有1.18万个自然保护地,各类的自然保护地占到了陆域国土面积的18%,提前达到了“爱知目标”所提出的到2020年保护17%的陆地目标。

我国还开展了众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包括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退耕还湿、退耕还草等,从2009年到2019年之间,全国造林面积超过了7000万公顷。在地球复绿的贡献中,中国的贡献排在全球首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介绍称,当前,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得到有效保护。

截至目前,中国已有3项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分别是恢复和保障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增加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和碳储量,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中方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通过采取多方面措施,大熊猫、朱鹮、亚洲象、藏羚羊等多种濒危野生动物持续下降态势基本扭转并实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