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主守派与主和派完全不同,主守还是积极进取的,他们为防御金敌,提高军事实力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像是汤思退那样的主和派,凡孝宗一朝三年号仅一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南宋朝宰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所谓"血性"。他们何尝不想收复故土,建功立业?然而,残酷的事实以及血淋淋的代价却又让他们不得不"保守"。
在隆兴北伐前,主守派皆出言反对北伐,对此史浩曾言:
帝王之兵当出万全,岂可尝试而侥幸,今不审思,将贻后悔。
而后他又列举出一些经济上的因素,以此辩驳。然而,在当时主战派的推进以及孝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还是开战了。其实,史浩所言不虚,无论从军事还是经济上看,以南宋当时的实力都不足以北伐成功。倘若主战派也能冷静一点,取主守派之精华,也不会落之以惨败或是二次北伐的破产(当然这是后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