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肯定会有人说,不是有虞允文等人吗?没错,虞允文确实称得上是集才能与豪情于一身的贤相。然而,他也有着不少缺点,比如说有点"执拗"。这种个性尤其体现在与其他主战派大臣的相处中,虞允文想的是"一统主战派",而非"联合主战派"。由此,主战派内部与虞允文产生了一系列矛盾。
再加之,虞允文等主战派"出师未捷身先死",主战派内部进一步分化,未能有联合一致的气氛。除了虞允文,其他主战派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比如蒋芾"纸上谈兵",气略也不足。赵雄颇有能力,却无实战经验。"无恢复之臣",可见一斑。
主守派对军事的影响
主守派与主战派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恢复,然而二者付诸实践的形式却截然不同。主战派趋近于激进,恨不得马上开战,而主守派则趋于保守,主张先发展日后逢良机再战。
而随着时间的推演,越来越多的主战派大臣甚至是宰相也在往主守转变,为什么?除了与大环境分不开外,他们也逐渐意识到国内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无法支撑北伐。所以,他们一度显得"沉闷","只求偏安",以发展以积极防御的态势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