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德国的“民主协商”大戏,比选举还精彩(7)

2021-10-06 09:00  观察者网

第二,社民党党代会作出增税决定,让主张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自民党非常不爽。时任经济部长兰姆斯多夫(Otto Graf Lambsdorff)让人写了一份长达30页的报告(史称“兰姆斯多夫文件”),对社民党的政策提出尖锐批评,为两党分裂踩了最后一脚油门。

1982年,根舍、兰姆斯多夫等带领自民党“倒戈”,与联盟党结盟,帮助科尔当上了总理。这次史称“波恩转折”(Bonner Wende)的事件不仅开启了16年的“科尔时代”,也导致了自民党本身的“分裂”(不少党员因反感这种“背叛”而加入社民党),并促使代表“和平主义运动”的绿党迅速壮大。

如今,外交和经济政策依然是横卧在社民党以及黄绿两党之间的一道沟坎:自民党一向注重市场自身的调节,反对国家增税;绿党在增税方面虽然与社民党意见相似,但在外交方面却与自民党比较接近,均主张用“价值观”取代“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外交路线。

绿党外交专家瑙利普:“我们将不得不与社民党在修正对俄政策方面进行很多的角力。”图片来源:德国绿党

周日红绿摸底接触前,绿党外交政策专家瑙利普(Omid Nouripour)要求社民党改变对俄态度,在欧盟中多与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等国密切协调。可以预见,未来组阁谈判中,对华政策也将成为新政府外交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比之下,联盟党在联邦一级只与黄绿两党中的自民党有过交集:科尔执政16年均与自民党合作,成功之处可圈可点(德国统一、确立欧元等)。

默克尔四次组阁,第二次也是与自民党联合,却给自民党造成了“心理阴影”。联合执政期间,默克尔让自民党成为名副其实的“跑堂”,使其失去存在的意义。结果,四年后的大选中,它连联邦议院都未进入。

因此,林德纳这次强调:“我们注重的是执政理念和政策方向是否有更多的共同处,若说合作经历,我们与联盟党曾有过惨痛的教训。”

绿党则另有打算:在纲领方面,它与社民党重合之处更多,但党内上层却对“牙买加”模式颇感兴趣,因为这样能为党的未来积累与黑黄两党的合作经验,从而开拓更多的执政可能性。

为了与社民党提出的“胜选者联盟”相对抗,联盟党提出了“面向未来联盟”(Zukunftsbündnis)的概念。可是,黄绿两党并不在意这类“标签”,而是希望组建一个真正能给国家带来崛起(Aufbruch)、进步(Fortschritt)和现代化(Modernisierung)的政府。

目前,各党对彼此接触的内容和结果三缄其口,但在未来的一两周内,估计会有信息和意向流出。

未来德国政府是“牙买加”还是“交通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