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一不高兴就“拉出去砍了”?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秦朝(3)

2022-09-28 06:59     360kuai

《裂变》中的公子虔,受刑后只能戴面具。

肉刑中最重的该是“宫”,也就是割去生殖器。它也叫“腐”,据说当时卫生条件差,受刑后伤口容易腐烂发臭,想想就够可怕的了。太史公司马迁就饱受这种腐刑的痛苦,而在《大秦赋》中戏份极多的嫪毐,吕不韦把他引入秦宫时,也是故意让人以“腐罪”告发他,意思是嫪毐犯的罪行应该处以腐刑,当然实际上并没有操作。

嫪毐是以受过腐刑的名义入宫的,结果却和赵姬生了孩子。

各种残酷的死刑当然也有:“斩”(斩首)、“枭首”(砍下头后挂起来示众)、“弃市”(暴尸街头以供围观)、“戮”(对尸体进行羞辱)等。《大秦帝国》第三部《崛起》中,长平之战的几十万赵军被迫投降,秦将白起把他们统统“坑杀”,也是一种死刑,不过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都是活埋,而仅仅是杀死后随意掩埋、不许安葬。后来的秦始皇的“坑儒”,也是这种刑罚。

最残酷的死刑是为谋反者准备的,嫪毐最后就是受了“车裂”之刑,也就是俗称的“五马分尸”,不过观众更熟悉的受刑者是商鞅,这是一起不折不扣的冤案。另一种残酷刑罚是“五刑”,也就是丞相李斯最终受的刑罚,其实是各种肉刑的“串烧”:依次受到黥、劓、斩趾、笞这四道刑罚,最后被枭首;不过李斯真正受刑时,也许是秦二世进行了修改,枭首改成了腰斩。

李斯的结局相当凄惨

对于实行重刑的原因,《韩非子》的描述非常形象。《内储说》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子贡认为殷商时期“刑弃灰于街者”的法律太重,孔子却说不弃灰,是人们很容易做到的事;断手,是人们所厌恶的事。这样规定是为了让人们做那些容易做到的事,从而避免遭到所厌恶的刑罚。

尽管如今看来,这样的重刑主义显然过于严苛,但当时却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春秋战国数百年,各国都处于战争状态,人们的第一需求是在这个乱世生存下来,为此势必平日里也要保持严密的组织形式,人人受到准军事化管理,就好像所有民众都生活在军队中,管理他们的法律也自然就比和平时期严格得多。而看似严酷的秦法,正是以部分牺牲民众的幸福与自由为代价,保障了绝大多数秦民的生存,也保证秦国在长达数百年的战乱中胜出,最终统一天下、迎来和平的曙光。

本文作者系《秦朝穿越指南》作者 张述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被《三国演义》,严重”误导“的4位历史人物!不服来辩

94版《三国演义》是一部很成功的、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一大批优秀演员的精心演绎,将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在观众心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很多人都开始将作品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