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晚期,“鱼米之乡”的江南为什么也会出现粮荒?(2)

2022-08-17 13:19  360kuai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旨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船队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自此,明朝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世界各地对产自明朝的茶叶、生丝、棉布有近乎无限量的需求,因此只要将这些商品通过海路运至东南亚(主要贸易地点是马尼拉),就能与占据此地的欧洲商人进行交易,从而获得丰厚利润。

随着贸易量的不断扩大,江南的明朝百姓们很快就发现出售粮食不赚钱,但出售桑叶和棉花却能获得很大收益。于是,江南地区大批耕地不再种植谷物,而改种桑树和棉花。原本盛产粮食的江南"鱼米之乡"到十七世纪初就已经需要通过从外地购买谷物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了。

在太平盛世的时候,江南百姓的这种做法显然没什么问题,假设种桑树可以赚三两银子,种谷物只能赚一两银子,那么将出售桑叶的钱拿来购买足够的粮食还能多出许多盈余,这账怎么算都是赚的。然而,到了明朝末期,天灾和战乱反复侵袭着这个暮气沉沉的帝国,大明王朝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这对江南地区的百姓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能从外地购买到的粮食越来越少,但百姓对粮食的需求却并没有降低,所以江南地区的粮价就涨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而他们手中大量的桑叶、棉花却因无法及时出售造成大量囤积,变得一文不值。结果,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却因粮食短缺导致经济环境全面恶化,出现了十室九空,饿殍遍野的人间惨剧。

从明朝江南地区的惨痛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出,如今国家再三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的政策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明史》、《启祯记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