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江南都是一处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江南地区水系发达,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这里一直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然而,到了明朝晚期的时候,一直盛产粮食作物的江南却出现了罕见的粮荒现象。一位叫叶绍袁的晚明文人在《启祯记闻录》中对当时苏州城内的情况做了这样的描述:每斤大米的价格上升到90多个铜钱,街道上有无数瘦弱的乞丐,大量的人死于饥饿,城中许多住宅都人去房空。作为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苏州尚且如此,江南其他地方的情况就更是不堪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到了明朝晚期,身为"鱼米之乡"的江南也会出现粮荒呢?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明朝晚期江南地区之所以会出现粮荒,主要是因天灾人祸所导致。这种观点并没什么错误,但却不是全部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明末虽然天灾频繁,但江南地区总体情况尚好,绝不至于到青黄不接的程度。而当时土地兼并现象虽很严重,但权贵们也不是傻子,不会将大多数人逼上绝路,毕竟一旦秩序崩溃,影响最大的不是一穷二白的百姓而是权贵自己。因此把明朝江南地区粮荒的"黑锅"扣到天灾人祸身上其实有点站不住脚。事实上,造成明末江南地区粮荒的最根本原因与明朝后期的对外贸易息息相关。
明朝统治者在对外开展贸易方面态度一直比较保守,经常是开放一段时间又封闭一段时间。但无论朝廷多么不希望与其他国家做生意,民间老百姓想通过对外贸易发财的欲望却是很难被禁止住的。因此在贸易禁令催生了明朝中期的大量走私现象。随后朝廷加强了对走私的打击力度,结果却造成东南沿海倭寇横行。朝廷不给活路,走私商们就干脆明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