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三百多年,只有六年没推行“荐举”,这荐举是个什么制度(2)

2022-12-30 17:39  360kuai

由考试和资历组成的选拔方式执行起来阻力最小,但是对朝廷的不良影响也最大。考试越严格,选出来的越是善于考试的偏才,而资历不过是混日子的借口。实际上,一个官职的种种要求不可能被一场考试囊括,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也不可能在一场考试中全部展现。完全凭借考试和资历等条条框框选官,是朝廷主动放弃主观能动性,主事官僚尸位素餐的体现。

在宋朝,低层官员升入中层、入职"馆阁"以及许多岗位的人选,都要通过其他官僚举荐。可以这样理解,科举为宋朝选拔人才,而荐举为宋朝选拔官员。

荐举制依靠官员的主观经验向朝廷推荐人才,恰好可以弥补考试和资历选官的不足。一个人到底什么样,只有同僚和上司最清楚,只要举荐人本着公心,朝廷就能够官得其人、量才为用。两宋三百多年,只有六年不行荐举。废除举荐制度这六年怎么样呢?《宋史》中的评价是:可见功过不可见人才。虽然功过分明,但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荐举制在宋朝得到推行,有三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