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宋朝太学生在忙什么(4)

2024-03-02 07:42     360kuai

其中寓意跟谐音有关。大枣、荔枝、蓼花糖--枣、荔、蓼;早、离、了。太学生通过祭灶,希望借助灶王爷的神力,早一天离开太学。

做太学生 其实有各种优待

太学生为什么急着离开太学?太学难道不好吗?当然不是。宋朝太学对太学生其实有各种优待。

北宋前期本来没有太学,只有国子学。国子学是国立最高学府,但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含七品)的子孙。小官和平民的孩子想上学,要么去私学,要么去某些州府兴办的地方官学。这样办学,社会阶层会越来越固化,既不公平,也不利于朝廷选拔人才。所以到了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搞新政,借鉴汉朝就有的太学体制,在京城建了一所太学。这所太学主要招收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弟,但也允许地方官学推荐上来的优秀平民子弟就读。

北宋首都在开封,范仲淹新政时期建造的太学自然也在开封。最初招生人数很少,全校只有两百名学生。到宋仁宗快要驾崩的时候,太学生增加到了六百名。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