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里面记载的魏延是因为想要反叛最终被杀死的结局,然而历史上的魏延并不是因为诸葛亮设计才把他杀掉的。事实上魏延并没有显露出什么谋反之心,虽然确实是被马岱所杀,但是也只是因为和杨仪争权导致,两人互相献言说对方谋反,魏延的为人处世不如杨仪,所以就没有人能够帮他说话,魏延才因此被杀。
关于魏延死后的事情有几种说法,第一种是说蒋琬继任蜀汉丞相之后,为了纪念魏延前期的功劳就把他的尸首以礼相葬并且雕刻了石马放在墓前,后来墓地已经找不到了但是两个石马存下来了,后来被送到汉中市博物馆保存;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说魏延是因为反叛被杀,罪大恶极没有人为他收尸,他手下的几个忠义之人冒着巨大的风险偷偷的将他的尸首葬在荒野之中,并且定居在那里为他守墓,墓前立下两座下跪的石马,是指害死魏延的杨仪和马岱。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魏延的墓前曾经有一个文官的塑像,手持一张地图低头向着魏延的棺椁忏悔,有人说这是诸葛亮的雕像因为其不听子午谷奇谋而后悔终生。现在留存于世的只有两座石马,并且还有一个已经残破不堪,1973年被移送到汉中市博物馆的就是这两座石马。
关于魏延和杨仪两人的争权夺利其实很早之前就埋下了祸根,两个人都是那种有一定实力又不甘于人下之人,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大权独揽还能够压制得住他俩,但是诸葛亮一死就没有人能够管制的了他们的了,东吴的孙权其实很早就看明白这件事情了,还把他们评价做竖牧小人也。其实诸葛亮对于这件事情也看的非常透彻,他知道魏延杨仪两个人都不好管理,所以早早地就把后事给安排好了,他并不信任杨仪,所以死后让蒋琬接手自己的位置并且让人告诉刘禅提防杨仪;另一方面还在死前交代杨仪秘不发丧悄悄退兵,至于魏延就由他去吧,想退兵就退兵不想撤退就由他。其实这也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对魏延的军事指挥才能是非常相信的,不然的话也不可能任由魏延带着蜀汉精锐部队去送死。历史上的魏延是死于小人杨仪的诽谤,而不是诸葛亮手中。杨仪后来下场也并不好,本来以为干倒魏延自己就能像诸葛亮一样独掌大权了,没想到诸葛亮留了一手把权力都给蒋琬了,所以后来也是不得志最后竟自杀身亡了,真的是枉做小人还被世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