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中枢机构的变迁,实际上是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

2021-09-20 16:40     360kuai

皇权与相权,作为封建王朝中的两大顶级势力,斗争一直就没断过。虽然在封建社会,皇帝是老大,就连丞相的权力也是皇帝赋予的,但相权确实就这么跟皇权斗了两千年。相权除了单指丞相本身的权力之外,在一定时间还包括了整个官僚集团的权力。因为在早期,士族的权力是大于皇帝的。一旦士族不乐意了,皇帝基本上就成傀儡了,因为在一定时期里,只有士族子弟才有条件去读书,当官的都是士族。历史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皇帝受制于各自权力导致有些政策无法实施。

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极端情况是,要么丞相篡位了,要么就是皇帝把丞相革职了,或者满门抄斩了。在大多数时间里,皇权是大于相权的。而为了制约相权,皇帝也通过各种改革,不断削弱丞相的权力。

在西汉前期,丞相的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比如丞相上朝时,皇帝要起身相迎,退朝时,皇帝还要起身相送。在当时,天下的政务都是丞相处理,丞相自己有权力决定。丞相还能建立自己的机构,征召幕僚,定期召集九卿开会。到最后,把事情汇总,跟皇帝汇报一下。皇帝想任命一个地方官,丞相还得回府召集人开个会决定一下。还有一点,就是这套流程让皇帝觉得效率太慢。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想打仗,但上面那一套流程汉武帝觉得容易耽误战机。就绕过丞相,开始起用在自己身边的人,这就是尚书。

西汉的尚书是品级很低的官员,一般都是资历很浅的年轻人。汉武帝命令这些人去宣布圣旨,监督政令的贯彻落实,慢慢地让他们帮忙出谋划策,又让其他官员把重要的事情直接告诉尚书,再由尚书转告。汉武帝觉得这么做很好,能够迅速贯彻自己的意志,很顺畅。

在新架构下面,以宰相为首的原有政权集团,只执行皇帝不关心的事,或者是鸡毛蒜皮的事,比如某个地方今年下雨晚了一个月、某个地方的道路如何规划,还是交给三公九卿来处理。军政大事,皇帝和尚书们凑在一起处理。为此,汉朝多了一个新机构,叫作"尚书省"。尚书省的领头叫"尚书令",尚书省的副职是"尚书仆射",一般分左仆射、右仆射。尚书省协助皇帝中枢决策,皇帝通过尚书令下发政令,通过尚书令上传下达。尚书令就变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到了汉末魏晋,三公也好,宰相也好,如果不兼任尚书令,那他的这个宰相就是"假相"。

尚书在一开始是低级官员,相当于一些年轻人找工作,三公九卿那些衙门都满了,没有职位了,暂时在宫中帮皇帝收发文件。结果后来大家放着宰相不当,争着去当尚书令或者尚书仆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或者大将军,纷纷兼任尚书令。实权虽然有了,但又觉得掉价,嫌弃兼职的品级太低。后来就在尚书令上面加了一个职位,叫作"录尚书事",就是负责记录所有尚书干的事。录尚书事是一个差事,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职。它后来居上,取代了尚书令,变成了"真相"。

后来,汉武帝的接班人又觉得。尚书省还是不好,相权的束缚依然存在。皇带就想,能不能绕过尚书省去行使权力呢?于是,皇室带又开始利用"身边人",这回轮到"中书"了。中书是皇帝身边处理文书档案的低级官员。皇帝对尚书不放心了,就让尚书单纯负责执行,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中书开始参与决策。中书一开始也是小官,后来扩充为"中书省",中书省的最高长官是"中书令"。

后来,皇帝对中书也不放心了。中书虽然在禁中,但他们是正常男人,所以就出现了个别中书跟后妃私通的丑闻,后来皇帝把中书机构也迁出了禁中。尚书、中书都不在身边,皇帝就依靠亲近宦官处理政务,"门下省"横空出世。门下省,意思是在大门外面随时听候召唤,门下官员一开始多为宦官。门下省的官职,比如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都是一些侍卫官、顾问官、皇帝的随扈,门下省的长官叫作"侍中"。皇帝倚重门下省,结果就变成了尚书令、中书令和侍中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他们三人变成了"真相",原来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变成了新的"三公"。

但这么用新机构牵制旧机构,只会造成恶性循环。于是,到了隋唐时期,中枢决策机构进行了一次根本性的改组,那就是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起于隋朝,定型于唐朝。在隋朝,因为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叫杨忠,中书省要避讳,就改名叫"内侍省"。门下省、内侍省、尚书省并列隋朝三省,其中尚书省下面有六个部 吏、礼、兵、刑、民、工。三省中,内侍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查,尚书省负责执行。隋朝停止了原来树立新相权来约束旧相权的做法,在内部进行了分权制衡。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像先前那样对皇帝构成那么大的威胁,因为他只掌握权力的某个环节。所以,隋唐的做法比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做法要高明得多,终止了机构的继续膨胀。

唐朝时,内侍省又恢复叫中书省了。当时的中枢决策是这样的 中书省先拿出一个方案来报给皇帝,皇帝说方案可行,方案转到门下省审议;门下省如果说方案不行,拿回去重做; 门下省如果认可方案,再转发尚书省执行。集体决策,任何人都不能大权独揽。三个宰相也一样,谁都不可能大权独揽。

皇帝还是不放心万一三省长官联合起来反对我,怎么办?于是,唐朝皇帝开始搞小动作,把三省当中实权最大的尚书令取消了。李世民登基后永久取消了尚书令。为什么取消呢?因为李世民登基之前担任过尚书令,大臣们为了避讳,都避让尚书令。唐朝尚书省的长官就变成了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尚书左、右仆射和中书令、侍中四个人并称为宰相。但是左右仆射不能参与决策,中书令和侍中决策

门下省有一个会议室,叫作"政事堂"。为了提高效率,中书令和侍中事先凑到政事堂商量可否。有的时候,也邀请尚书左、右仆射列席会议。可能是为了听取尚书省关于决策贯彻落实方面的意见,政事堂会议就聚集了唐朝掌握最高实权的四个人。很快,朝野把能否参加政事堂会议,作为判断宰相的标准。唐朝也好,宋朝也好,凡是加此名号的人,都是"真相",没有此名号的人,即使当到了太傅,也是"假相"。又因为唐朝中书令和门下侍中的级别是三品,"同中书门下三品"也成了事实宰相的称呼。

虽然唐太宗进行了分权制衡的设计,但在实践当中,还是出现了相权膨胀的情况。皇帝开始在中书省、门下省扶植新势力。中书省具体办事群体是"中书舍人"。中书令等长官不可能亲自决策、草拟奏章,他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政务进入中书省,中书舍人先草拟意见,再报给中书侍郎、中书令,长官认可了,就成了中书省的正式意见。事实上,很多时候中书令是照搬中书舍人的意见。决策实权原本就存在下移,现在皇帝有时故意绕开中书令,直接让中书舍人草拟意见。这样一来,这位中书舍人的实权就更大了。唐代称呼这个直接替皇帝草拟圣旨的中书舍人为"知制诰",中书舍人一旦兼任知制诰,就掌握了极大的权力,可以一边自己出主意,一边以皇帝的名义说出去。

唐朝晚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这时候,谁掌握了财权,谁就获得真正的实力。户部有三个司,第一个司叫作"户部司",第二个司叫作"度支司",第三个司是"盐铁司",掌握了财政实权。晚唐就有一个新职位,叫作"三司使",负责这三个司的业务。在政治实践中,财政不是独立存在的,掌握财政收支的部门逐渐侵吞了其他部门的职权。三司使因为掌握实权,又被称为"计相"。谁兼任了三司使,谁才是"真相"。最后就变成了中书令或者是侍中,都要兼任户部下面的司长。

到了宋朝,宋神宗进行元丰改制,重头戏是改革官制,其中主要内容是把尚书令提升为宰相,由尚书左仆射兼任门下侍中、右仆射兼任中书,令,重新将分权制衡的三个部门合并到了尚书令的统辖下。为防止尚书令坐大,北宋增加了枢密院,枢密院掌管军权和军政要务(最著名的枢密使,可能就是高俅高太尉了)。北宋对中枢官制进行重组,但权力制衡的思路没有变。三司使在无丰改制中遭到废除,被它侵吞的实权回归原有部门,大头的财政权收归了户部。

明太祖朱元璋开国,觉得宰相压根就不应该存在。不管是单个宰相也好,还是集体宰相也好,再怎么制约,相权都会对皇权造成制约。于是,朱元璋干脆来了个废相。

废相以后,朱元璋直接指挥六部,自己决策,自己监督,自己指挥所有的系统。如果朱元璋和他的子孙们一直这么干下去,政治制度史上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就永久解脱了。遗憾的是,皇帝不可能直接指挥整个政治体制。有人做过统计,在八天之内大臣们向朱元璋汇报了三千四百件事情,他平均每天要处理四百二十五件事。请注意 是"处理",而不是简单的"已阅"。正常人在一天内把四百二十五件事的所有资料看一遍,就要累死了,更何况还要分析判断,还要指导如何解决!朱元璋在实践中有自己的顾问班子,协助提炼奏章内容,处理简单的文字工作。朱元璋将顾问班子称为"内阁",提拔一些年轻官员进入内阁,称为"内阁学士",内阁学士的级别大约也是五品。

朱元璋是精力旺盛的工作狂,所以内阁的工作局限在提炼奏章内容、简单的文字处理。但朱元璋的子孙没有祖先那样的精力和工作热情,甚至连奏章都懒得看,越来越依赖内阁。内阁起初是对奏章简单处理,渐渐地帮助皇帝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内阁的处理意见写在小字条上,贴在大臣的奏章上,皇帝如果认可了,就照着内阁的意见抄一遍。明朝后期的皇帝,连抄都懒得抄了,直接在上面圈一个圈,再叫太监抄一遍。负责替皇帝朱笔御批的太监,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这样的话,内阁就成了新的宰相。内阁当中,资格最老的、拍板决定票拟内容的学士,就是事实上的首相。内阁学士只是五品官,很多尚书已经高居一品了,还钻营去当内阁大学士。所以,虽然朱元璋废了丞相,但是明朝后期皇权还是极为衰弱的。

清朝一开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就是把王公大臣叫在一起,商量事情怎么办。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很大,连皇位继承问题都可以公开讨论。清入关后,觉得议政王大臣会议比相权的危害更大,于是弃之不用。

清承明制,一开始还是用内阁掌控政权。但皇帝对内阁不放心,康熙另成立了"南书房"。它和唐代翰林院、明初内阁,有异曲同工之妙。表面上看,南书房就是搞文书档案工作的,实际上,康熙召一些年轻的才学之士,辅助自己处理政务文书。以至于南书房的年轻人下了班,从紫禁城里出来后,内阁大学士看到了,主动招呼寒暄。为什么?因为南书房掌握了实权。

到了雍正时,情况又变了。雍正觉得南书房也有发展成新内阁的趋势,及时遏止了它的进一步膨胀。雍正对相权的定义是相权只能听命于皇权,中枢决策机构要对皇帝言听计从。他借口处理军事要务,成立了"军机处"。雍正对军机处的定位是四个字 跪听圣旨。我成立军机处不是让你来帮我拿主意的,是让你来听我下命令的。所有大权都归于皇帝,如果皇帝没让军机大臣说话,军机大臣就只有"跪听圣旨"的份儿了。

严格地说,军机处并不是一个正式官署,而是因为军事需要设立的临时机构。设立之后,皇帝用起来得心应手,就一直"临时"下去,成为清代中枢决策的核心。因为军机处是临时的特设机构,所以它不是中央部院的上级衙门,无权向中央部院或者地方衙门发号施令。军机处有什么意见,只有奏肯皇帝同意后,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命令。事实上,军机处"不能有"意见,所有意见都是皇帝的意见,它只是"代传圣旨"。

至于军机大臣,所有人都是兼职,随时可能被勒令离开军机处,返回原衙门。因为是临时机构,军机处没有衙门,只有值庐(值班室)。故宫隆宗门外有三间小平房,就是军机大臣办公的值庐。因为是临时机构,军机处没有官吏和差役,只能从在京各衙门抽调中级官员来协助处理政务,称为军机章京。清朝的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们不管酷暑还是隆冬,都挤在小黑屋里揣摩圣意、书写圣旨。有了这么多的规矩,军机处还怎么可能出权臣呢?这样的军机处,里面的人多数是庸才,循规蹈矩按章办事而已。军机处实现了皇帝的绝对专制,皇权彻底压制了相权。

内阁在清朝依然存在,军机处因为人手有限,又困于种种制度约束,政处理能力有限,所以大量例行公事和不重要的事务,依然由内阁经办。清朝确定了"三殿三阁"六名大学士,分别是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此外还有一两位新入内阁、资历较浅的文官,任协办大学士,等大学士出缺依次递补。内阁大学士"位高而权不重、名尊而实不至",即便如此也很少授人。内阁始终是名义上的最高机构,内阁大学士始终是名义上的最高级别官员、公认的宰相。因此,一些人还是很在意大学士名号的。比如,当年翁同稣已经是两代帝师、军机大臣了,还为自己不是内阁大学士而耿耿于怀。

综上所述,相权不断被削弱,君主专政不断得到加强。这是个大趋势,但并不是说整个趋势是连贯的,有的时候会有波折。而两千多年封建王朝中枢机构的变迁,实际上也是皇权为了压制相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