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之后,胡族固强?盘点三次北方胡族乱局,江左错失的光复良机(11)

2025-01-15 16:42  360kuai

刘裕讨灭南燕之后,江左爆发卢循之乱,刘裕只得返回江左平乱,之后又平定了刘毅、司马休之叛乱,这足以看出江左内部权势之争,对刘裕北伐讨贼的牵制。等到刘裕覆灭后秦,攻占长安之后,原本想以关中为根基,继续北伐,但刘裕在朝中任用的刘穆之突然去世,这不得不引起刘裕的担忧,于是放弃继续北伐,让儿子刘义隆和部将王镇恶、檀道济等人镇守长安,刘裕便匆匆返回了江左。之后,大夏赫连勃勃趁刘裕离去,攻占了长安霸占了关中之地,刘裕此次北伐之功也沦丧。

世人将刘裕从长安返回建康,随后便急于称帝的行为,与桓温第三次北伐急于求功相比,两者其实有着很大的共同点,无论是桓温和刘裕其实都有心在江左篡立,自然不会长久远离江左朝堂,因此桓温想要速战速决进而南归篡立,导致错失了步步为营建功的机会。而刘裕则比之桓温要高明一些,在清除了诸多明面上的威胁之后,任用刘穆之镇守后方,但是刘穆之一死,刘裕面对的局面也转而变得跟第三次北伐时的桓温更加类似。也正是刘裕担心朝中无亲信掌控,如刘毅、司马休之那般的威胁再现,因而便放弃了局面大好的北伐之举,而返回江左图谋自立。

综上来看,前秦覆灭之后,北伐群胡四起,直到北魏逐渐崛起,这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江左最后一次恢复北方的良机,不过作为北伐主帅的刘裕,需要面对江左内部的诸多威胁,牵制了其亲率军队北伐恢复中原,也就让江左错失了这次良机。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