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说,明朝有十万太监,每天都有饿死的,背后反映明朝一大实情(3)

2021-09-18 10:00     360kuai

早在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初,对宦官的管理比较严格,不仅压低官阶,还不让学习识字,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防止宦官干政。为了警示世人,朱元璋干脆铸造了一块铁牌,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悬挂在宫门上。

宦官不受重用在"靖难之役"后发生根本改变。鉴于宦官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成祖朱棣有意拉拢太监,并抬高地位。朱棣设立东西厂,任用亲信太监为首领,专门从事特务活动。及至明成化年间,朝廷又设立西厂,进一步加强特务统治,厂内宦官数量不在少数。除了东西厂外,明朝宦官任职机构逐步膨胀,当时宦官任职的部门有12监(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4司(惜薪、钟鼓、宝钞、混堂)、8局(兵仗、银作)之说,称之为24衙门。24衙门中权力又以司礼监为最,司礼监拥有"代帝批红"的权力,干预明朝的中央决策,甚至可以和内阁分庭抗礼。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