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是什么?说的宏观,是民心。说的微观,就是粮食。而在小农时代,中国的一切,都系于那一片片承载着多少血泪与希望的土地。
有这么一件事。贞观三年,李世民本已下诏免除关中两年税赋、一年徭役。但不久,他又下令已交税的服役的,还要继续,魏征直接上前"打脸"。魏征告诉李世民:老百姓听说你免除税赋徭役,无不欢颜歌颂你的圣德。可他们的欢呼声还没停止,你就出尔反尔,置民心于何地?以后老百姓还能信你么?天大地大,民心最大。如果民心动摇,即使你不免除税、役赚了一点钱,但这点钱能弥补失去民心所带来的损失吗?
再简单不过的治国良方,但却需要一代圣主的开明智慧与博大胸襟。
魏征曾经和房玄龄在李世民面前争议是创业难还是守业难,房玄龄认为创业难,魏征认为创业诚不易,守业更难,因为这需要君主在成功之后继续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一般人很难做到。李世民承认创业难,但那已是过去式,现在守业难,所以更需要魏征。
没有李世民,魏征依然是那个敢直谏的魏征,即使即位的是太子李建成,魏征依然会向李建成泼冷水,辅佐李建成成一代治世明主。
而没有魏征,李世民就不是史书上那个武功文治的千古一帝了。李世民身上,其实有很多杨广的影子,他之所以没有成为第二个杨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魏征规劝以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