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接手钢铁帝国
1987年,李海仓集资40万元,在家乡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创建闻喜县联合焦化厂,即海鑫集团前身。李海仓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当过榨油厂工人、经销部经理、肥皂厂厂长,履历丰富。
联合焦化厂的生意越做越大,李海仓开始涉足钢铁、水泥、房地产等生意。1992年,山西省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总资产达30亿元。得益于基建蓬勃发展,钢铁景气度一路走高。海鑫集团也成为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产值一度占闻喜县工业总产值的七成。当地流传"海鑫打个喷嚏,闻喜都得感冒",这一说法毫不夸张。
正当海鑫集团发展如日中天之际,2003年1月,刚刚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不满3个月的李海仓因私人恩怨在公司惨遭枪杀,凶手随后当场自杀。当时,李兆会还在墨尔本大学读书,被家人紧急召唤回国。在祖父李春元的力挺下,这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仓促继承了这个庞大的钢铁帝国。
当时,海鑫集团内部暗流涌动。李兆会刚刚接手,经验不足,集团的实权落在了创业元老辛存海和五叔李天虎手中。当时就有人担心,李兆会被"架空"的风险极大。
出人意料的是,李兆会展现出了极为老练的管理能力,上任后便开始整顿集团内部人事。借助祖父权威,李兆会利用五叔李天虎和辛存海之间的嫌隙,先后将两人排挤出局,然后在六叔李文杰的帮助下,牢牢掌握了海鑫集团的控制权和决策权。
在接手初期,李兆会带领下的海鑫集团在钢铁主业上成绩颇为出色。
2003年下半年,李兆会投资1亿元建起了高炉煤气发电厂,完成了对高炉和转炉的改造工程。同年,海鑫集团的总产值超过50亿元,上缴利税超过10亿元,为当地财政贡献了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