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门都是木门,为何攻城时不用火烧门,原来是这个原因!

2022-10-24 14:19  360kuai

既然古代的城门都是用木头做的木门,木头怕火烧,那么为什么在攻城的时候很少甚至不烧毁城门呢?这样不是更容易攻破城池吗?木头怕火烧这么浅显的道理古人肯定知道,之所以古代的城门用木头做成,而且攻城的时候不怕敌军烧毁,敌军往往也不会用火攻去烧城门的方式攻城,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一是在木头城门外包裹了一层铁皮,这样不会轻易就能点燃。甚至他们在绝境时期,还会以巨石、铁水把城门封死,我出不去,你也进不来。

二是城门上边留了缝隙,一旦遇上城门外防火,通过留的缝隙往外灌水,这样很快也能够把火扑灭。

城门经过了防火处理,更加不容易烧着

城门做好后,还要经过防火处理这道程序,经过了防火处理后的城门,还要报上铁皮,钉上粗大的铜钉,经过这样处理后的城门,你就是在城门洞里铺满柴草一时半会也烧不着,而且往城门洞里搬运燃火之物也会造成进攻方很大的损失,所以一般不烧城门。

总的来说,主城门是一座城市防守的重点,守城方必定会对主城门严加死守。在真实的战争中,攻城方想接近主城门都很艰难,更别提火烧城门了。

而且大多数城市的城门都是包铁的,或者外面包有一层铁架子,烧掉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一块木板,想点着它也是很费劲的。并且有的城门甚至设了好几道门,哪怕烧了一道门,结果还有一道。

当年湘军攻打南京城时,湘军主将曾国荃放着南京的13座城门不去攻打,而是是通过挖地道,把城墙炸塌了一段才攻入城中的,由此可见城门之坚固,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