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中国2次迁都 为何第1次选洛阳第2次选重庆(4)

2024-01-16 16:42     凤凰网

老蒋就干脆把自己的专列当成了指挥部加住所,而其他大小官员显然就没有这样的资格和条件,级别高的可以去寺院或者吴佩孚、张敬尧等以前北洋军阀留下的旧宅子将就借住,级别不够的就只好 “屈居”民房,于是一个二个叫苦连天,所以这也是《淞沪停战协定》之后南京面临的威胁消失,大家纷纷要求迁回南京的重要因素。对于这些国府要员来说,与其说是一次迁都,更不如说是去逃荒逃难,实在是“不堪回首”。

上图_ 重庆国民政府 旧址

而相比史上金碧辉煌的洛阳,西南重镇重庆则是后起之秀。到了民国时期,重庆已经相当繁荣,更是号称“长江五虎”(另四座城市是上海、南京、武汉、安庆)之一,水陆交通发达,商贸经济兴盛,城建水平基础也较好,从城市经济生活角度来说更适合作为首都。

而从地形上看,重庆周边群山环绕更有三峡天险可以依托,城市安全也比较有保障。抗战期间,日军曾多次试图进攻重庆,都被依托天险防守的中国军队所击败,特别是1943年石牌保卫战,英勇顽强的中国守军依托三峡西陵峡石牌要塞,给予日军重大杀伤,从而粉碎了日军进攻重庆的企图。重庆的这些优势因素也促成了国民政府最终将其选做战时首都。

参考资料:《蒋介石传》 布赖恩•克罗泽 著 封长虹 译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