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核威慑制衡力, 俄打造新款“末日飞机”(3)

2021-09-12 15:28  李润琪 陈梓毅 韩正猛 吴思冲

俄现有"末日飞机"可在20分钟内起飞升空,将俄罗斯军政首脑迅速转移至空中,并在空中进行作战指挥。凭借"末日飞机"搭载的强大通信系统,俄可迅速通过指挥核潜艇来发射海基导弹,对美国本土实施战略核反击,从而在核战争中重新获得与美国较量的资格。试想,俄"末日飞机"功能平庸或者尚未投入使用,在核战争爆发的情况下,空基、海基核弹只能是沉睡在隐蔽地带的一团废铁,却无法得到指令实施反击,俄罗斯的核反击能力必然会大打折扣。

美国陆续退出《中导条约》、《伊核协议》,给整个世界的核控制与监督体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种情况下,新型"末日飞机"的尽早投入使用是俄罗斯应对俄美紧张局势的重要手段。

加强核威慑制衡力, 俄打造新款“末日飞机”

路在何方,新型"末日飞机"如何破茧?

与美国最先进的末日飞机"E-4B"相比,俄罗斯现役"末日飞机"伊尔-80指挥机各方面性能都稍显落后,二者显现出不对称性。更为糟糕的是,在经历了长达30年的服役周期和长时间高强度的警戒任务后,现役批次伊尔-80的寿命也已接近末期。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确需要一款有能力继任并且在性能上能够向美国"E-4B"看齐的新型末日飞机。俄方此番以伊尔-96-400M客机为基础打造新型"末日飞机",或许会打破与美国"E-4B"性能不对称的局面。

首先,俄方亟需增强新飞机的续航能力。"E-4B"以波音747-200B客机为基础改造而成,全长70.5m,高19.3m,共有上中下三层,最大航时可达72小时。与之相比,伊尔-80全长59.5米,高15.81米,分上下两层,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只有4600千米的航程,续航时长不足24小时。为增强续航能力、少耗油量,俄方可能采取的对策至少有三条。其一是不再沿用伊尔-80机头的椭圆形设计,以牺牲一定视界范围的代价来减少气动阻力;其二是在机身材料的选择方面采用新型的复合材料,减小飞机与空气的摩擦阻力,并在维持机身强度的同时能有效减轻飞机重量;最后是精简新型飞机的机载设备,避免重现伊尔-80机载设备繁冗,重量过大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