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核威慑制衡力, 俄打造新款“末日飞机”(2)

2021-09-12 15:28  李润琪 陈梓毅 韩正猛 吴思冲

进入21世纪,"伊尔-80"亟待升级。2019 年 5 月30日,俄国防部副部长阿列克谢·克里沃鲁奇科向媒体透露,"飞行"科学生产联合企业已结束了对"伊尔-80"的技术升级改造。在加装新型电子设备后,"伊尔-80"的作战指挥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然而,改造后留空时间短、飞机耗油量高的问题依然存在,与美国的"E-4B"相比,"伊尔-80"的续航时间仅为前者的三分之一,显然无法满足俄对其核威慑制衡能力的期望。

加强核威慑制衡力, 俄打造新款“末日飞机”

应对核战,"浮空堡垒"至关重要

"末日飞机"的研发生产是俄罗斯对未来可能到来的核战争的一种准备。如今国际形势看似和平,实则暗流涌动。虽然国际上普遍倡导"无核化"、"去核化",但是俄美对于尖端核武器的研发生产一刻也没有停息,这场高精尖核武器的军备竞赛,一直以来都是俄美军事发展所关注的重点。作为应对核战争的利器,"末日飞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从美国的核威慑角度来看,美国所强调的是,其能够确保给潜在竞争对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使其丧失核反击能力。同时美国核武器拥有打击精度高、战争效果可控、机动性能好等特点,其先进性是支撑美国核威慑理论的力量源泉。"核威慑"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有充足能力打赢核战争的基础上的,因此,想要提升核威慑制衡力,就必须提升自身核反击能力。而有末日飞机为底牌,国家在遭到核武器打击后,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不致战斗系统完全崩溃,从而避免非对称战争局面的出现。

我们可以试想,在核战争突然爆发的情况下,美国先发制人,利用其远程导弹和部署在世界各地的核武器对俄本土实施攻击,而俄罗斯陆基导弹发射井和重要的地面通信平台必然首当其冲,成为率先被打击的对象。在地面通讯指挥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陆基导弹几乎被完全摧毁的情况下,俄会处于丧失对美国本土进行对称性核打击能力的状态。而"末日飞机"的存在会大大改变俄罗斯这一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