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刘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大耳贼"之名可不是白叫的。"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曹操)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为何刘备能迅速占领徐州?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刘备之前担任过徐州牧,且他的仁政之名让他有了很大一批群众基础;二是曹操在攻取徐州之后,为了报父仇(其父曹嵩一家曾被徐州将领杀害)不惜做出了为后人诟病的屠城之举。这么一番对比,刘备自然能顺利接管徐州。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在刘备背叛曹操以后,东海的昌霸等人也趁机作乱,并响应刘备的号召,共同与袁绍结盟。曹操集团此时的局势,立刻处在了下风。因为刘备和袁绍联合后,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向曹操进行前后夹击。在此情形之下,曹操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闪击徐州。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说出了自己计划之后,群臣纷纷感到不解,认为袁绍随时都有可能从后方突袭。对此,曹操却下定了决心:"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一向了解曹操心思的郭嘉,也立刻赞同进攻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