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把僧格林沁调到最辉煌时期的太平天国的战场上,怕是一个冲锋,就啥都没了。他忘记了咸丰10年(1860年)"八里桥"之战,自己面对英法联军,一个冲锋,精锐损失殆尽了。还很不服气地说,事发突然,自己带了帮牧民。
曾国藩与僧格林沁结局迥异,令人深思!
在僧格林沁得弹劾之下,曾国藩稳扎稳打,最终毕其功于一役。该到清廷兑现承诺,封王的时候了,结果清廷打脸不承认了。
而就在曾国藩取得最终胜利的次年(同治4年,1865年),僧格林沁在山东清剿第二批捻军,这次他的对手是张乐行的弟弟张宗禹。僧格林沁并没有把这个人放在眼里,结果张宗禹用了兵法上最见效的"围点打援"的方法,轻松地把僧格林沁引进了包围圈。当僧格林沁被可以和自己蒙古铁骑抗衡的捻军骑兵包围时,他的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