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时候的黄裳已经病入膏肓,无福消受了。
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黄裳作为臣子的原则,虽然,无法上朝面见君主,但是,他依然想着为君主尽微薄之力,哪怕是卧病在床也要将自己对国家现状的建议和对帝皇行为规范的规劝诉于笔端。黄裳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享年49岁,被追授为资政殿学士,谥号"文忠"。
自古以来,得此谥号的人少之又少,可见,南宋的当朝帝皇对黄裳的敬重之意有多深。
正因为黄裳一生忧国忧民,死后人民怀念他。在他的家乡--剑阁县,人们为他修了兼山墓,并将他的生平功绩镌刻在石碑上,还整修和重修了兼山书院、读书台。明清两代,当地官府、百姓又对这些建筑物进行修葺。
参考资料:
【《道藏源流考》、《南宋时期的制图学家黄裳》、《中国古地图遗产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