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指挥有方,清军取得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胜利(2)

2021-09-01 22:40     360kuai

1858年6月(咸丰八年),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并约定第二年正式换约。对于这一条约,主要签约方清廷与英、法均不甚满意。清廷认为让步过多,而英、法由于贪欲过甚,认为攫取的利益还不够,这就为双方日后再次爆发矛盾留下隐患。1859年6月,前来换约的英、法公使故意在舰队保护下绕开清廷指定路线,直闯禁止外国船只进入的大沽口,战争由此爆发。

大沽口清廷海防要塞,位于天津东南50公里海河入海口处,西北距北京约170公里。东濒渤海,西邻海河平原,隔河与塘沽相望。"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有京津门户、海陆咽喉之称。要攻占天津,必须先拿下大沽口。英法联军还以为这次又像上次一样,只要他们军舰一开炮,清军便会作鸟兽散,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攻占大沽口进而进占天津,威胁北京,压清廷满足他们的无礼要求。但是,这次他们失算了!

原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大沽口不到半天即告陷落引起清廷极大震动。为防止重蹈覆辙,战后咸丰即下旨任命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会同礼部尚书瑞麟全权处置大沽防务事宜。僧格林沁到任后立即马不停蹄地指挥官兵、民夫加重新规划,紧急抢修、完善海防炮台。在原来已成一片废墟的基础上,在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60门。所有炮台周围构筑堡垒、设置鹿砦、铁刺等防御线。又在海口设置三道拦河铁链,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并加强了伪装。同时整修、增加侧翼炮台,添置火炮、增设兵营把守。经过一番整备,大沽口要塞可以说焕然一新,防御能力大大加强,与此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6月25日黎明,英、法联军舰队在侵华英军海军司令贺布少将率领下向大沽发起攻击,联军舰艇12艘(英国浅水蒸汽炮舰11艘,法国浅水蒸汽炮舰1艘),从拦江沙向海口开进。在侵略军破坏出海口的障碍物时,清军奉命隐蔽,虽然联军军舰不时对岸上进行炮击,但炮台上偃旗息鼓,静静等待战机来临。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刘备多次易其主被称英雄,为何吕布仅跳槽两次被骂“三姓家奴”?

众所周知,在取得荆州之前,刘备颠沛流离,追随的主子更是不计其数,比如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反观吕布,仅仅投靠了丁原和董卓,结果就被人称为“三姓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