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南北榜案,北方学子无一人考中,朱元璋:主考官发配西北(4)

2023-10-18 13:22     360kuai

同样的,文化繁荣也是建立在强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南方繁盛的经济环境下诞生出更多的人才自然就见怪不怪了,可能大家好奇的是为什么这一年51人中竟连一个北方人都没有,这大抵就是历史给我们的一个小玩笑吧。从《明史·刘三吾传》中的"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意思即其为人正直坦诚,不是为私利轻易变节之人,而朱元璋性情暴戾,他(刘三吾)不应在这样的事情上欺瞒君主而贸然犯险。

南北榜中的政治原因

朱元璋为此事大怒则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朱元璋政治手段高明,他深知南北在金元两朝发展差距巨大,对于他而言,需要考量和平衡这种政治权益的长期失衡,他需要争取北方力量的支持就不能不在这件事情上表达自己的态度。

经济文化发达的南方地区考生长期垄断科举名额,南北地区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因此他做出一场与现实完全相反的表演,在秋天的殿试里录取的进士全部为北方考生,惩办与之前春试相关的官员,这是他为了缓和南北两方矛盾所作的政治决策。而后我们直到这种南北地区的差异并没有减小,而南北分榜却变成了之后的一个传统,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经济文化较不发达的北方考生也有机会通过科举。

今天,我们的高考实行着各省分别录取的制度,全国卷分为三份,对应不同发展水平的省份,有些较为发达的地区例如江苏还采用着单独的试卷,这些都是为了保证选拔的公平。只要各省的经济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制度就是有必要的,它保证了落后地区的考生也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学习。从一个几百年前的南北榜案,引起我们对公平竞争的反思,最根本的做法当然是提升全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但当这种全面的发展受制于现实条件难以实现时,就该考虑因地"制宜"。r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