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铣是西梁宣帝萧詧(chá)的曾孙,具有皇室贵胄的血统。他"少孤贫,佣书自给"。大业十三年(617年),在董景珍、雷世猛等人的拥戴下,萧铣被推为义军首领。萧铣怀揣西梁复国的美梦,自称梁公,恢复了西梁的旗帜和服色。此时,隋军在北方被各股割据势力纠缠不清,难以脱身。百姓对隋朝倍感失望,人心思变。萧铣高举复辟西梁大旗,顺应民意,远近归附。
第二年,萧铣在江陵称帝,建号凤鸣。江都兵变后,萧铣的势力再次得到扩充。"西至三峡,南交趾,北距汉水,皆附属,胜兵四十万。"这样的军事实力,在当时盛极一时。复兴西梁的美梦,在萧铣手中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上图_ 唐平萧铣之战
萧铣的军队人多,不代表战斗力强。军官专横妄为,好杀成性,士兵军事素养参差不齐,对此,萧铣采取的措施并不是整肃军纪,加强军训,而是下令军队休战务农,这么做无异于自废武功。董景珍的弟弟提出异议,被萧铣处死。董景珍闻讯,发动叛乱,意图降唐自保,结果叛乱被平定。萧铣势力内部相互猜忌,人人自危。